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个现象: 1)引进后,原来的猪继续生病,但引进的猪不会生病; 2)引进后,原来的猪不会生病,但引进的猪会继续生病; 3)引进后,新老种猪相互感染,全部发病。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 每个猪群可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病原微生物复合体,每个猪群的免疫水平或保护性抗体滴度也不同。每当我们引进一个新的种群时,就会有一种新的致病复合体可能被引入,一旦牛群处于压力之下,就可能会发生疾病。 因此,当养猪场引进新种群时,有必要对其进行隔离。 1. 隔离 检疫是将新引进的种猪隔离在远离本猪群的区域的做法。 2. 目的 之所以强调隔离,是因为隔离措施可以减少新引进种猪引入新的有经济影响的病原体的可能性(为了保护自己的猪群,表现出经济影响的病原微生物不是外来的,而是由于猪群被破坏而引起的)原始平衡状态。呈现。) 保护场内生猪健康,避免外来生猪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入侵,减少疾病风险和经济损失。 3、隔离原理 3.1.每头猪群,无论其健康状况如何,都是病毒和细菌的携带者。在应激条件下,这些病原体会引起疾病。 3.2.病原体的类型和数量因猪群而异。 3.3.身体的免疫状态或抗体水平也根据猪群和所接触的病原体的强度而变化。 3.4.为了保持原猪群的稳定生产,引进计划必须全面。 四、措施 4.1.新引进的种猪与自有猪群之间应尽可能不发生接触,包括: 隔离室清洁消毒后,应空置至少2周(室内温度低于5时,空置期不少于4周)。 新引进种猪最好饲养在距自有猪群直线距离100m的区域。适宜的饲养密度为2m/头。引进后至少应有2周的隔离时间(一般4周比较理想)。 最低要求是新引进种猪养殖区与自有猪群之间至少有一堵完全隔离的实体墙。这种情况下,新引进的种猪的邻居最好是即将出售的育肥猪(如有问题,可以及时联系处理新引进的种猪和疑似感染的育肥猪) 。 专用隔离舍、专用生产工具、专职饲养人员(饲养人员最好有兽医临床经验),避免隔离期间物资和人员交叉。 隔离舍的排泄物不得流入自有猪群的猪舍。或者,可以对隔离室内的粪便进行集中处理,并用烧碱消毒。 4.2.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常规预防量的抗生素、功能性添加剂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4.3.每天对新引进种猪进行临床观察,记录异常情况。 4.4.对具有经济影响的病原体进行采样和监测。隔离期间,我们将根据临床观察或检测结果,迅速决定如何处理这些新引进的种猪,避免外源性病原体对自家猪群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5. 隔离期 建议观察期为2周,一般4周比较理想。 六、注意事项 6.1.隔离期间一般不接种疫苗。 6.2.每一批到达的种猪都需要进行检疫,即使它们来自同一个种猪场。 6.3.尽量减少不同产区种猪之间的接触,防止不同产区种猪与不同产区种猪交叉接触。种猪引进后的前两周内,禁止与其他猪接触。 6.4.饲养员进舍前必须更换衣服、鞋子,并严格消毒。隔离室内的设备必须专用。 6.5.及时填写饲养记录,包括猪只数量、饲料消耗量、饮水量、猪只健康状况、用于保健或治疗的药物及效果、免疫状况等。如果治疗无效或无效,请及时联系养殖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