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猪肉生产过程中,饲料成本占养猪业总生产成本的近70-80%。饲喂行为是影响饲料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猪的采食行为与饲料效率之间存在很强的遗传和表型相关性。 因此,更好地了解饲养行为的遗传学可以帮助养猪场更好地实现种子保存、提高饲料效率和农场盈利能力。 食性行为有何特点? 饲喂行为性状包括平均日采食量、剩余采食量、每天到料槽的次数、每次到料槽的采食量、每天在料槽停留的时间、每次停留的时间和采食速度。 摄食行为特征的遗传力估计 研究表明,摄食行为性状具有中度至高度遗传性,因此,对这些性状的选择是有效的。遗传力估计的范围为:平均日采食量0.13-0.62,每天到料槽的次数0.38-0.43,每次到料槽的采食量0.35-0.53,每天在料槽的时间0.24-0.49,每次占用时间为0.27-0.45,采食速度为0.29-0.49,剩余采食量为0.24。 摄食行为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增加日均采食量可以提高猪的饲料转化率、剩余采食量、日均增重和背膘。随着猪的成熟,到饲料槽的次数减少,但每天在饲料槽的时间保持不变。每箱采食量和每箱占用时间的增加伴随着平均日增重的增加。 每天到料槽的次数与平均日采食量、背膘、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没有遗传相关性。此外,采食率在遗传上与背膘和剩余采食量无关。然而,饲喂量的增加会减少猪每天在饲喂器上花费的时间。剩余采食量的遗传选择将影响平均日采食量、每天在饲料槽的饲喂时间、每天访问饲料槽的次数、每次访问饲料槽的采食量以及每次访问饲料槽的占用率。时间和喂食率。为剩余采食量而饲养的猪每天吃的饲料较少,占用饲料槽的时间也较少。此外,它们每天访问食槽的次数较少,吃得也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