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养猪人收藏的网站!

人物 猪品种 猪疾病 养猪技术 政府政策 养猪行情

母猪还有十几天下崽什么症状,母猪临产前有何征兆

热门关键词: 母猪 11 生猪价格 玉米 猪价
母猪 | 大白 | 长白 | 二元 | 杜洛克 | 排行榜 | 猪病用药 | 杂粕价格 | 豆粕价格 | 添加剂 | 棉花价格 | 鱼粉价格 | 养鸡

母猪还有十几天下崽什么症状,母猪临产前有何征兆

来源:www.zhujiage.com.cn 发布时间:2023-10-09 10:45:23

母猪临产前有何征兆

怎么知道母猪要生仔了?

推算好母猪的预产期,临产前数天就应该留意观察,有的母猪可能提前4-5天,也有的可能推迟5天左右,这都属正常,所以在生产中,准确掌握母猪产仔兆,按时接产,对保证母仔安全,提高仔猪成活率是很必要的。

母猪产前3-5天,阴户开始红肿,尾根两侧逐渐上陷,俗称“松胯”;肥胖母猪松不胯不明显。

产前2-3天,乳头可抗出乳汁,一般来说,产脱乳头能乳汁,产仔时间不会超过1天,如最后1对乳头能挤出乳汁,大约6小时左右就产仔,这时母猪常表现不安,来回翻身躺卧,常有乳汁流出,往往乳头周围沾满垫草悄;但膘情较差,乳腺肿胀不厉害或乳水不足的母猪表现不明显。

产前6-8小是,坶猪常衔草作窝,这是即将临产征兆。

观察表明,初产母猪比经产母猪作窝早;冷天比热天作窝早;本地猪较明显,引入的国外猪种则不太明显。

也有表现食欲减退的。

如发现母猪精神极度不安,呼吸急促,摆尾,是而来回走动,拉粪零星,排尿频繁,则在几小时内就产仔。

如母猪躺卧,四肢伸直,出现阵痛,全身用力努责,阴户流出羊水,则很快就产出第1头仔猪。

这时应随时有人守护,准备接产

母猪下崽多长时间是难产

观察母猪是否有难产症状,根据以往产仔记录分析大概有多少头,一般两个小时左右,母猪还有努择闹床症状,考虑人工助产

母猪产前有什么征兆

临产母猪除了行为异常外,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可采用“三看一挤”的方法观察母猪是否临产。即“一看乳房,二看尾根,三看行为表现;一挤乳头”。母猪乳房胀大有光泽,两侧乳头外胀呈八字分开,俗称“奶头奓,不久就要下”。临产母猪的腹围变小,阴门松懈,尾根附近塌陷(俗称塌胯)。母猪起卧不安,在圈舍内来回走动,叼草絮窝,排零星粪便这种行为出现后一般6~12小时就要分娩。母猪阴门红肿,有黏液流出,频频排尿。俗称“母猪频频尿,产仔就要到”。

一般情况下,母猪腹部前面的乳头流出浓乳汁后24小时左右可能分娩,中间乳头出现浓乳汁后,12小时左右可能分娩,后边乳头出现浓乳汁后3~6小时可能分娩。但以上时间也不是绝对的,乳汁出现的多少和早晚与母猪吃的饲料种类和母猪的身体状况有关。判断母猪产仔比较准确的方法是用手轻轻挤压母猪的任何一个乳头时,都能挤出很多很浓的乳汁,说明母猪马上就要生产了。俗话说“奶水穿箭杆,产仔离不远”。

母猪分娩前的征兆有哪些

临产母猪除了行为异常外,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可采用“三看一挤”的方法观察母猪是否临产。即“一看乳房,二看尾根,三看行为表现;一挤乳头”。母猪乳房胀大有光泽,两侧乳头外胀呈八字分开,俗称“奶头奓,不久就要下”。临产母猪的腹围变小,阴门松懈,尾根附近塌陷(俗称塌胯)。母猪起卧不安,在圈舍内来回走动,叼草絮窝,排零星粪便这种行为出现后一般6~12小时就要分娩。母猪阴门红肿,有黏液流出,频频排尿。俗称“母猪频频尿,产仔就要到”。

一般情况下,母猪腹部前面的乳头流出浓乳汁后24小时左右可能分娩,中间乳头出现浓乳汁后,12小时左右可能分娩,后边乳头出现浓乳汁后3~6小时可能分娩。但以上时间也不是绝对的,乳汁出现的多少和早晚与母猪吃的饲料种类和母猪的身体状况有关。判断母猪产仔比较准确的方法是用手轻轻挤压母猪的任何一个乳头时,都能挤出很多很浓的乳汁,说明母猪马上就要生产了。

母猪在产仔前都有哪些表现

猪的妊娠期平均114天,因个体差异有提前或延后,所以母猪进入产栏后,要随时观察母猪是否出现临产前的征状。

母猪产前3~5天,外阴红肿松驰呈紫红色,有粘液流出,尾根两侧下陷;乳房胀大,光泽发红发亮(初产母猪尤其明显),两侧乳头粗长,外伸明显呈八字形,产前一两天,前面的乳头能挤出乳汁,最后一对乳头能挤出浓稠乳汁时,母猪将在两小时左右分娩。

母猪产前6~12小时,常出现叼草作窝,无草可叼窝时,也会用嘴拱地,前蹄扒地呈作窝状,母猪紧张不安,时起时卧,突然停食,频频排粪尿,且短软量少,当阴部流出稀薄的带血粘液时,说明母猪已“破水”,即将在半小时产仔。在生产实践中,常以母猪叼草作窝,最后一对乳头挤出浓稠的乳汁并呈喷射状射出作为判断母猪即将产仔的主要征状。

母猪刨地多久下崽

6至12小时

6至12小时。母猪生产前自己会有预兆,会表现出站卧不安、时起时卧、闹圈等现象,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后6至12小时就会生产。

全国猪价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 疫苗免疫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