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肉鸡时,一定要注意肉种鸡预产期的管理。只有管理好肉种鸡,才能培育出优秀的肉种鸡。那么肉种鸡预产期如何管理呢? 为保证种鸡各器官的正常发育,减少生理应激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今后鸡的高产稳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饲养管理中应做好以下工作: 1、及时转入群、笼 一般1415周龄在蛋鸡舍养中大型鸡比较合适,1516周龄养小型鸡比较合适,因为中大型鸡的饲养受到严格限制。7至14周时进行,小型鸡则在9至14周时进行。为了满足性腺发育的需要,从15周开始饲料限制相对宽松。进入17周龄后,鸡体处于快速发育时期。此阶段应避免群体转移等应激因素的影响。同时,1718周鸡的性成熟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整。 2、及时调整限饲方案 (1)种鸡进入预产期后,为适应鸡群快速发育的需要,逐渐减少限饲。前期四三、五二等严格的饲喂方式过渡为每日饲喂,并加快饲喂速度。逐渐增加用量;每周增加饲料量控制在每只鸡58克比较合适。一般每周添加饲料23次,每次每只鸡不超过3克,逐渐达到开产(开始生产)的适宜饲料量。投喂量为预设峰值投喂量的80%83%较为合适),因为此阶段如果投喂过于严格,会造成性成熟极度延迟。如果1920周后过量喂食,会直接导致繁殖。鸡子宫结构异常,产蛋期鸡蛋质量差,脱肛鸡较多。 (2)从后备饲料逐步过渡到产前饲料:产前种鸡快速生长的特点,要求饲料中的营养水平必须提高。备用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低(约15%16%),粗纤维含量高,氨基酸含量高。水平低,钙含量低,各项指标不能满足预产期的营养需要;因此,18周左右,需要从储备饲料过渡到产前饲料,这样可以促进卵泡的发育和髓质骨的形成(髓质骨是钙储备),让母鸡储备足够的营养和营养。分娩前身体的体力。同时,在产前期(一般为1823周)使用产前饲料,可以提高种鸡在第一产期对高钙的反应。饲料适应性强,尽量减少营养性腹泻的发生。对于发育状况较差的鸡,产前饲养应延长1周,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3)重新调整鸡群中不同体型的日采食量,根据体型大小采用不同的饲喂量标准。体型大的鸡食量大,体型小的鸡食量小,各体型的差异是每只鸡的饲料量差异应控制在23克之间,因为鸡的身体骨骼已被破坏。到了这个阶段就已经完全发展了。如果小型鸡使用与大型鸡相同的饲料量,鸡就会过肥。 (4)进入产前后期,临近开产(一般为2223周),当鸡的产蛋率达到35%时,必须过渡种鸡饲料,最迟不超过10%提高产蛋率,满足鸡的营养需要,特别是钙的需要。 3、生产前做好选种工作 开产前进行最后一次选育,进一步提高开产时鸡只的品质。重点淘汰残鸡、病鸡、生长发育不良的低产鸡以及毛色体形不能满足品种要求的鸡。消除率控制在2%~3%以内。 肉鸡 4、充分保证预产期每周体重增长,建立体重监测机制 进入预产期后,鸡体各方面的发育最集中在体重的迅速增加。因此,要保证该阶段鸡群的充分发育,就必须保证鸡群体重的充分增长。根据品种要求,大体型鸡的周增重控制在90110克之间,体型小的鸡6070克较为适宜。出生时,出生体重必须达到或接近品种要求。同时建立体重监控机制。每周将鸡关笼称重,早上空腹称重一次。鸡的比例约为3%。 5、注意合理控制照明 (1)反季节鸡产前期光照控制:3月至8月日照时间逐渐延长。此阶段开始生产的鸡属于当季鸡。半开放式鸡舍的光线控制比较困难。可以考虑推迟开始生产前的时间。加光或不加光,防止鸡早产;对于封闭式鸡舍,可在1819周时按原有照明系统补光。生产开始时,照明时间可达13.5小时。 (2)淡季鸡产前期光照控制:9月至次年2月日照时间逐渐缩短。此阶段开始生产的鸡属于反季节鸡,可充分利用自然光照,19周后再补充光照。使生产开始时照明时间应达到13.5小时。 6、注意性成熟均匀度的调节 在开始生产前45周调整性成熟(一般要求在1819周完成)。将晚熟鸡放在鸡舍中部较暗的区域,将晚熟鸡放在鸡舍两侧较亮的区域。并增加晚熟鸡的饲料和维生素用量,以促进其发育,使其能跟上全群的进步,从而提高全群性成熟的均匀度。然而,调整只能在每个组屋内进行。 7、产前驱虫工作 临产前4周进行驱虫工作。通过喷洒药液治疗寄生在体表的虱子、螨虫等寄生虫;寄生在肠道内的寄生虫被喂以混合成分来净化它们。鸡群。 8、早产鸡出生前限制饲喂,控制早产鸡 如果鸡产蛋过早,可在产蛋率达到3%5%时进行产前饲喂。限饲可推迟开始生产714天,以达到性成熟的统一。达到提高蛋重、孵化率和雏鸡品质的目的。然而,产蛋前限饲是一种非常规方法。如果控制不好,可能会对产蛋高峰以及高峰后产蛋率的维持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各养鸡场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取这一措施。 以上是肉种鸡预产期的管理要点。饲养肉鸡时必须做好这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