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是养猪场的核心。其主要任务是生产仔猪,提供猪源。是养猪场发展的轴心。为了提高母猪群的繁殖性能,需要积极淘汰母猪群中胎仔性能低、胎龄高的个体,达到适宜的胎龄结构,提高产量。但在实践中,由于非特异性繁殖障碍、趾足病或高温损伤等原因,很大比例的母猪被迫过早非正常扑杀,甚至出现非正常扑杀占母猪总数71.38%的极端情况。总扑杀。理想的猪群胎龄结构很快就会被破坏。在生猪生产中,生猪生产者往往对母猪异常扑杀的原因重视不够。母猪异常扑杀已成为影响生猪生产效率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以杜绝母猪非正常扑杀现象。 1.影响繁殖的传染病包括狂犬病、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细小病毒、猪乙型脑炎、猪圆环病毒病、钩端螺旋体等病毒性疾病。布鲁氏菌、衣原体等细菌性疾病,以及寄生虫病、弓形虫等寄生虫病,均可引起母猪流产、死产,甚至引起妊娠期习惯性流产,从而引起母猪异常扑杀,其中影响最大的疾病是猪伪狂犬病、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等病毒性疾病。生殖疾病在异常消除中所占比例最高,占35.3%。损害四肢足部的传染病有口蹄疫、链球菌病、水疱病、葡萄球菌病、滑液支原体、猪丹毒等,很容易造成蹄壳损伤、跛行、关节肿胀、关节炎等,迫使母猪排除异常。 2、物理伤害单体限位围栏的广泛使用,严重限制了母猪自由活动的方式和空间。同时,水泥地面经常被饮用水、湿气和粪便、尿液弄湿,使其变得湿滑,容易损伤四肢、蹄子;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由于寒冷和潮湿,母猪的四肢趴在腹下,很容易导致残疾和瘫痪,而且很难治愈。此外,限制围栏的设计也存在缺陷。下端横杆与地板的距离太小。母猪侧卧,四肢伸到横杆下。母猪受到惊吓时,很容易伤及四肢、蹄部,造成受伤甚至骨折。空孕母猪和妊娠母猪均采用34头小群饲养,采用高床限产仔模式。肢体损伤性疾病导致的异常扑杀率达到22.13%。产床也是母猪机械损伤的重灾区。金属板条地板之间的间隙不合理。当母猪躺下时,它们的乳房有时会被挤压到地板的缝隙中,乳头会受到挤压和拉伤。有时他们的脚趾也会被夹住并被钉住。栏位和产床中母猪的后躯很容易被粪便和尿液污染。由于母猪泌尿道短,饮水量小,尿液冲洗泌尿道的作用减弱,泌尿系统易受感染。由于隔栏和产床的点对点模式,母猪缺乏运动,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糖皮质激素水平高,免疫力下降,随之而来的体况下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能力相对减弱,导致产仔。此时母猪生产力下降甚至不产,子宫收缩无力,产程延长至3小时以上。过度劳累、助产不当、母猪体力衰竭、子宫外伤或子宫脱垂,导致死亡或淘汰。当母猪小群饲养或采用智能化群体饲养系统饲养时,群体争斗很容易导致怀孕母猪流产。智能群体饲养系统流产率达9.34%,四肢、足部受损。但过度依赖智能系统检测设备,未能及时识别、分离发情或回情母猪或未能分离,发情或回情母猪的攀爬、绊倒行为将严重影响发情或回情母猪的健康状况。同一栏内母猪的早期妊娠。率,以及妊娠晚期的分娩率,也可直接导致流产和终止妊娠。动态群养模式的使用进一步增加了分组的频率,管理难度比静态群养模式大得多。 配种21天内转入智能群配系统的母猪受胎率仅为72.73%。人为损伤:在群转、人工授精、分娩、助产等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方法不正确、工具粗糙、动作粗暴等,导致母猪体内外机械性损伤,产生潜伏性损伤。感染、持续感染,严重时会导致生产力下降,母猪扑杀率增加。 3、饲养管理不当1)饲养因素:有的母猪没有明显的发情症状,无攀爬或站立行为,外阴无明显红肿,粘液较少,外观上几乎看不到发情迹象。如果饲养员责任心不强,操作不够精准,发情不严谨,或者没有用公猪进行发情检测,就会错过交配。从长远来看,这种类型的母猪会产生卵囊。即使母猪在随后的发情期发情,也可能没有产蛋,只能被动地进行选蛋。 2)抗疫免疫因素母猪群体传染病的免疫方法分为定期全面免疫和胎儿跟踪免疫。这两种方法经常在一个农场同时使用。有时,由于母猪回情、流产、早产、全身误吸、死胎、产仔双胎、长时间交配后不孕等异常原因,免疫程序未理顺,而针对胎儿免疫接种疫苗错过了,导致母猪因免疫水平紊乱而被淘汰。 3)季节变化的环境变化因素和极端的气候环境都会对生产母猪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夏季和冬季尤为突出,导致最热和最冷月份的异常扑杀率最高。夏季炎热,水压低,鸭嘴猪饮水不足,易引起热应激、便秘、泌乳量减少。因此,每年7、8、9月高温期淘汰母猪比例最大,异常月猪比例高达10%。 11.60%,甚至11.88%,更有什者,肠道损伤而急性死亡;而高温会导致公猪精液质量下降,间接导致母猪受孕困难。严寒冬季,猪体表毛细血管收缩,脂质分泌减少,蹄壳变硬变脆,易出现裂纹,诱发蹄病。最冷月淘汰率高达10.70%,甚至高达12.15%。 4)饲料营养因素:哺乳期饲料中钙、磷等缺乏,导致母猪骨密度降低,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如果营养供应不足,母猪就会利用其脂肪储备来产生泌乳,导致体况下降。体况损失过多会导致母猪过瘦(每日体况评分低于2分);母猪在第一次配种时体重不足,在怀孕期间会喂得过多。哺乳期体重下降过多、断奶时体况不佳、断奶后正常发情率低或长期配种后不孕等,导致首次母猪异常淘汰率最高,达到21%。据近10年扑杀母猪数量连续统计,首次母猪各胎龄占21.10%,比例最高,死亡比例位居第二:18.15%;补充母猪占比14.02%,排名第二,死亡比例排名第二。 22%的比例最高。饲料中霉菌毒素很容易造成后备母猪正常发情和妊娠困难,还可引起多产母猪繁殖障碍、排卵异常、妊娠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