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阶段是仔猪生长发育最快、饲料利用率最高、死亡率最高的时期。仔猪断奶窝重与仔猪生长发育、健康水平、日增重、生产性能密切相关。因此,提高仔猪断奶窝重是仔猪饲养的关键。 1 增加仔猪初生重 仔猪的出生体重与仔猪的成活率、日增重和断奶重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在同等饲养管理水平下,出生体重小于1公斤的仔猪哺乳期死亡率约为40%,体重1.31.5公斤的仔猪死亡率为5%8%。因此,提高仔猪的出生体重非常重要。提高仔猪出生体重,主要是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从根源上讲,要选择良种,在选择过程中充分发挥杂交优势。引进体型大的种母猪可以提高仔猪的出生体重。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防止流产、难产。同时,还需要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活力。母猪妊娠期需要分阶段提高。妊娠早期是指从配种到怀孕80天的时期。此阶段母猪的营养需求特点是维持空孕期营养。此阶段胎儿的生长发育缓慢。饲养母猪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它们流产。控制母猪的身体状况。此阶段母猪在体内激素的影响下,一般食欲旺盛,采食量大。如果饲养不控制,就会导致体况过快,容易导致仔猪过早流产和产仔。减少、难产、产后采食量减少、泌乳不足等。因此,必须控制饲喂量,遵循妊娠期的营养标准。母猪进入妊娠后期,一般指80114天。此阶段的胎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为产后哺乳储备能量。因此,对营养素的需求增加。此时饲喂的目的是保证母猪的营养。促进胎儿生长发育,使仔猪发育均匀整齐,减少弱仔猪数量。母猪妊娠后期是提高仔猪出生体重和活力的关键时期。仔猪出生体重的80%在此期间增加。因此,这个阶段的营养与胎儿的大小有关。这个阶段必须采取怀孕措施。努力提高营养浓度,但应注意妊娠后期随着胎儿的生长,母猪腹围变大,消化系统受到挤压。饲喂时要注意少量多次饲喂,并注意各种营养素的供给。根据母猪的实际情况,科学饲养和管理生猪。 2 产后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产后会经历一个哺乳期。母猪哺乳期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这是养好仔猪、增加断奶窝重的关键时期。此阶段母猪的饲养管理目的是提高产奶量,使仔猪泌乳量更高。尽快恢复体质,尽快恢复生殖系统的活力。母猪产后需要精心照顾。产后1周内不宜过量喂养。开始给它们喂温热的红糖麸水,然后逐渐增加饲料量。通常母猪产后需要2 至3 周的时间。为了达到最大采食量,母猪越早达到最大采食量,产奶量就越多。母猪可在产仔当天注射抗生素,以预防产后感染和乳腺炎。母猪泌乳期的营养摄入一方面是维持自身的营养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泌乳的需要。因此,在饲喂泌乳母猪时,应根据母猪的实际体况、体重、产奶量和要求而定。哺乳仔猪的数量用于确定最佳饲喂计划和饲喂量。饲喂时不能盲目增加饲料量,改善日粮营养,否则会造成母猪泌乳期体重过重、超重,且不宜控制饲料量过多,以防母猪发胖。由于哺乳期体重减轻。过多会影响产奶量,导致仔猪断奶窝重减少,也会影响下一窝的生产性能。为了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和断奶体重,同时又不使母猪体重减少太多,可以在哺乳期饲料中添加脂肪,以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 3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哺乳期仔猪饲养管理质量对其成活率和断奶窝重有重要关系。做好仔猪接生工作,及时清除仔猪口鼻内的粘液,做好断脐工作。然后让刚出生的仔猪尽早吃到初乳。由于仔猪在出生后1小时内吸收初乳中免疫大分子的能力最强,因此仔猪在出生后1小时内应饲喂初乳,以获得被动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另外,必须做好固定乳头的工作,使每头仔猪都能得到充足的乳汁,保证仔猪在哺乳期生长良好、发育良好,均匀度高。如果母猪有效乳头数不足,或产奶量不足,必须安排寄养。固定乳头的原理是让体质强健、体重较重的仔猪固定在后面的奶头上吸吮,而让相对较弱的仔猪在前面的乳区吸吮。仔猪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因此要为仔猪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并控制好温度,特别是在寒冷季节,要防寒保暖。新生仔猪最适宜的温度为32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温度应逐渐降低,直至达到20左右。还要做好饲养环境的卫生消毒工作,减少舍内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减少疾病的发生。仔猪出生后7天左右即可饲喂,不仅为仔猪提供丰富的营养,还能促进仔猪消化系统的发育,让仔猪适应断奶后饲料的变化,减少应激的发生。补充饲料必须易于消化,适口性好。使仔猪断奶。断奶是仔猪的强烈应激反应。断奶应循序渐进。不要一次性完全断奶。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增加喂食次数。断奶期间,之后会继续饲喂哺乳仔猪一段时间,然后逐渐过渡到保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