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取得更好的养殖效益,很多养殖户都在不断学习生猪养殖知识,尤其是猪病的治疗。不幸的是,一些农民还没有意识到环境对养猪的重要性。在分析疾病原因时,往往忽视环境的作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下面我们就探讨一下秋冬季节常见的几种“环境猪病”,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01“感冒”副猪嗜血杆菌病 秋冬季节,气温较低,人体新陈代谢水平降低,抵抗力也下降,所以这是疾病集中的季节。在市场服务中,我们发现,有的养殖户虽然安装了保温设备,但时断时续,导致生猪忽冷忽热,比不使用保温设备的风险更大。保温设备的使用是由人的感觉决定的,这是不科学的。 预防该病的措施: 1、做好断奶和抗应激工作,特别是保温:仔猪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26。断奶前1天到断奶后3天可以使用地解多味+清热解毒中药/黄芪多糖+四环素类抗生素。可以预防和治疗包括本病在内的多种疾病。 2、通风:良好的通风可减少本病的发生。如遇恶劣天气,可随机间隔开窗并控制开启角度。 3、消毒:副猪嗜血杆菌在体外非常脆弱,普通消毒剂即可杀死。秋冬季节,最好在天气晴朗或气温较高时进行消毒。 4、隔离病猪。 02 “掩盖”引发的呼吸系统疾病 我们发现,秋冬季节,农民为了保暖,忽视了通风的重要性。窗户经常紧闭,圈舍内氨气和灰尘很重。此类猪场常出现呼吸道疾病,用药效果较差,用药时症状往往好转,停药后又复发。这时,不妨在开启保温设备的同时,每隔一段时间就开窗,这样既避免了“穿风”、“劫风”的危害,又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1、通风良好。 2.多西环素/氟苯尼考等+黄连解毒散。 03“打架”引发的链球菌病 链球菌疾病主要通过伤口和粘膜传播。仔猪在断奶期间经常因在栏内混合而打架,有时会持续2至3天。小猪们打斗后的伤口遍布全身。很多农民对此不太重视,这就为隐患埋下了基础。在一些养猪场,该病在断奶后一周左右集中爆发,这往往与仔猪打架密不可分。病猪出现跛行、败血症、关节严重肿胀、发烧和呼吸道症状,甚至急性甚至猝死。 预防及治疗方法: 1、防止打斗。可以将酒精喷洒在猪的全身。需要注意的是,酒精挥发得很快,所以需要每2小时喷洒一次,效果更佳。 2.可采用青霉素类抗生素进行预防和治疗。重症猪注射青霉素,3~5IU/kg体重,连用3天。 以上问题在猪场生产中很容易被忽视,但养殖却是由这些不起眼的细节组成的。如果这些细节做得好,不为猪病的发作提供“导火索”,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