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2021年年中,新冠疫情期间即陷入亏损的黄羽鸡行业,至今已“坠入冰窟”逾五个季度,现黄羽鸡养殖与市场情况如何?何时将迎来反转?近期,财联社农业团队实地走访多省黄鸡产业链,从监管、协会、养殖、流通多角度探究黄羽鸡行业现状。 农业团队走访发现,供给方面产能持续去化,2020年新冠疫情至今,在需求受限与产能过剩基础上,黄羽鸡养殖出现严重亏损,养殖户成批退出。预计2020年初至今黄羽鸡产能去化30%左右。 市场流通方面,高价慢速鸡市场大幅萎缩,广州某慢速鸡批发商日销售额从疫情前的两三万元降至两三千元,中档鸡消费较疫情后有所好转,但仍不及往年同期,低价大快鸡消费旺盛。广西玉林销往广东的中速、慢速鸡销量从每天30车降至10-20车。 监管方面,对于活禽交易的态度,各地政策存在差异。黄羽鸡主要通过活禽市场交易,活禽对城市环境卫生有较大影响,而冰鲜规模化处理的黄羽鸡不需通过活禽交易。不过,黄羽鸡养殖仍以小规模农户养殖为主,开放活禽市场对农户影响较大,政策放开也有利于当地市场份额提升。 上市公司方面,财联社农业团队研究发现,黄羽鸡行业关联标的为温氏股份(300498,SZ)、立华股份(300761,SZ)、湘佳股份(002982,SZ),其中温氏股份肉猪养殖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为64.79%,28.80%收入来自黄羽鸡养殖,黄羽鸡行业波动对整体业绩影响较小;湘佳股份冰鲜鸡收入占比72.48%,活禽占比较低,冰鲜鸡业务相对稳定,波动幅度小于活禽;立华股份活禽业务占比超96%,对黄羽鸡价格波动较为敏感,此外,立华股份具备一定规模化优势,养殖成本较行业平均成本下浮10%-15%。 价格方面,财联社农业团队走访发现,受成本提升、养殖户退出以及猪鸡价差影响,2021年内黄羽鸡有望进入上行周期。2017年禽流感期间产能去化约20%,期间中速鸡价跌至3.09元/斤,此后鸡价快速反弹,年底已上涨至9.36元/斤。现部分地区黄羽鸡产能已去化30%左右,鸡价已具备上行空间,但受疫情及经济逐步复苏影响,需求端仍弱于疫情前,反弹空间难以判断。 养殖端:亏损严重 成批退出 在养殖端走访过程中,亏损、减产、弃养成为黄羽鸡养殖行业日常。广西玉林为两广地区黄羽鸡重要产区之一,黄羽鸡行业萧条对玉林养殖户产生较大影响。 玉林鸡苗繁育养殖户陈某与朋友合资开办黄羽鸡鸡苗繁育公司,因鸡价下跌,公司一度停摆。原二三十万只的繁育体量,现已缩减至不足十万只。 陈某告诉记者:“现在(鸡苗)生意还是很差,仍然亏本,小鸡还在继续孵,不过规模小了很多,只有几万。之前养的活鸡因为去年5月亏本关了鸡场,后面又养了一批还是亏本,现在就不养了。” 关于鸡苗价格,陈某表示:“因为需求少、饲料贵,鸡苗没办法维持成本,现在鸡苗成本大约一只1.8-1.9元,卖价只有1.6、1.7元/只,周围的人基本上都是这样。活鸡大约7-8元/斤,需求不大。”对于市场需求,陈某补充称:“现在市场上肉鸡存栏量跟以往差不多,但市场需求下降了。去年爆发新冠疫情以来,很多工厂倒闭、放长假,打工人回乡,市场消费下降了,广东的外来人口每天要消费玉林鸡肉很多。这些外来人口都回家后,没有市场了。正常情况一天要发30车鸡到广东,但是现在要剩10车有时候甚至20车回来。每天都有往回拉的,所以这些鸡变得越来越便宜。只有便宜,市场才考虑用鸡来代替猪肉。” 除市场因素外,饲料价格不断攀升,也是黄羽鸡养殖亏损的重要原因,陈某介绍,此前玉米价格上涨到3600多元/吨,按照前年正常的价格,是1900-2100元/吨,价格差不多翻倍。一包100斤的豆粕从140多元上涨到现在的220元,合4400元一吨。 在持续亏损压迫下,养殖户陆续退出,陈某称:“现在养鸡的人不多了,我之前有个朋友因为养了几百万三黄鸡破产了,当时处理掉之后,现在又继续贷款养鸡。” 河南地区黄羽鸡产业状况与广西类似。 河南三高集团陈姓经理认为,饲料涨价但鸡价低位,导致养殖户倒贴钱养殖,他介绍称:“饲料在养鸡成本中占比70%以上,原来鸡价(中速鸡)6元养殖户能保本,现在玉米、豆粕涨价,鸡价8元养殖户才能保本,养的不好的9元保本,但现在市场价也就8元上下。”三高集团为河南大型黄羽鸡苗孵化企业,年饲养种鸡50万套,孵化供种能力5000万只,鸡苗主要销往安徽、湖南、湖北。 陈经理称:“在亏损影响下,养殖户陆续退出,三高集团的客户,原来两万只养殖量的,现在最多就是1万只。公司整体鸡苗销量及对应的下游客户养殖量大概下降三成左右。”据悉,在2017年H7N9禽流感期间,黄羽鸡产能削减约20%。 在市场萎缩影响下,鸡苗售价随销售量同步下滑。陈经理告诉记者:“受市场影响,鸡苗在持续降价,每只降1元左右,现价约3-4元/只。” 四川地区也出现类似情况,成都某黄羽鸡批发商告诉财联社记者:“有个供货商去年亏了几十万,后来改行养猪;我弟弟今年养鸡也是亏了好几万元。” 另有四川亿鑫和家禽育种公司汪经理表示:“因目前产量过剩,鸡苗价格比较便宜,同比去年差距较大,往年鸡苗正常价格是3块多一只,现在只有1块多、2块多,便宜的很。下游养殖不景气,亏本的很多,养殖场倒闭的很多。” 华安证券分析师撰写的报告显示,2021年4月19日至25日,全国在产黄羽鸡祖代存栏量143.9万套,同比下降2.4%;父母代鸡苗销量110.39万套,处于2018年最低水平。 流通端:中高端萎缩 低端旺盛 在黄羽鸡消费收缩大环境下,中高档鸡消费较疫情后有所好转,但仍不及往年同期,低档鸡销售较为旺盛。 广东某中速鸡批发商告诉记者:“现在养殖户的养殖成本差不多要8块,我们拿货价就是8块、8块多。主要销往饭店或酒席,去年疫情后有很多饭店顶不住,已经关了,现在继续要货的量也很小。疫情前有酒楼搞特色菜,价格高的品种人家也可以接受,现在酒楼的消费在下滑。” 该批发商认为,广东地区黄羽鸡消费在逐步向低端靠拢。他表示:“东莞市场以前会消费一些玉林过来的中速鸡、慢速鸡,现在主要是附近养的40多天、70多天的便宜鸡。” 在销量与消费能力同步下滑后,该批发商营业额出现同步下行,他告诉记者:“现在比去年疫情后好一些,但不如疫情之前,以往年份我们一天三万左右的营业额,去年最惨的时候只有三五千,现在恢复到一两万左右。” 对于可能会出现的消费恢复,该批发商判断:“广东地区消费恢复可能要到农历8月份,因为广东人认为好事成双,办酒席的时间比较挑,4月又不好,6月也不办,真正的旺季在农历4月之前和8月之后。” 湖南长沙农贸市场活禽摊主也表示黄鸡消费较弱,他表示:“没什么生意,主要是没什么人流量,这几年生意都不好做,加上这个疫情期。去批发市场进货也能晓得,都没有什么人。” 四川黄羽鸡批发商的感受与广东、湖南基本一致,批发商称:“现在生意不好,饲料价格上升导致养殖户不愿养鸡。” 高档慢速鸡市场出现更为严重的萎缩。 广东某慢速鸡批发商向记者介绍:“随着饲料价格上涨,慢速鸡养殖成本上升,以前可以卖17-18/斤的鸡现在只能卖14元/斤左右。而且销量极低,疫情前我们一天销售额有两三万元,现在两三千,这次清明节我们只卖了几千块,疫情前的清明节卖5、6万元是正常的。” 该批发商称,部分批发商没熬过去年以来的行业低谷,陆续出现淘汰出局。 而低价快大鸡市场销售则较为旺盛。 广东某快大鸡批发商在忙碌中未对记者的咨询进行回复,该批发商长期顾客介绍称:“他家都是抓的本地鸡,几十天就能长成,卖6.6元/斤,生意很好。”另一家快大鸡批发商的情况与该批发商情况类似,生意红火,十分繁忙。 市场监管:市场与市容取舍 因黄羽鸡肉质鲜嫩,为保持食材特质,主要通过活禽市场交易,但活禽市场对城市环境卫生的影响让很多城市不得不做出抉择。 财联社农业团队走访发现,因地区饮食习惯差异,两广、安徽等地黄羽鸡消费旺盛,该地区活禽正常交易。原本消费较弱的河南、四川地区,郊县黄羽鸡销售不受影响,城区活禽禁售,销量较小。 对于开放活禽交易,安徽市场监管局人士回复财联社记者称:“安徽多地开放活禽交易。涉及到民生项目,各地结合实际情况,考虑自身经济社会基础条件、全产业的发展和老百姓的需要等,具体放开与否由当地决定。” 该市场监管局人士补充称:“开与不开主要是当地从文明城市创建的角度考虑。活禽交易对城市环境卫生有要求和较大影响。有些地方重点发展养殖业务,产业化、规模化程度比较高,开放活禽交易影响不大。开放活禽交易主要对小养殖户产生影响,散养活禽主要供应本地市场,如果当地放开政策,对他们来讲会有利于增加当地的市场份额,增加一定的农民收入。” 黄羽鸡对当地的农业、农民的产业价值或更为明显。 河南禽业协会理事朱新生认为:“黄羽鸡有些是在山上放养,有些是笼养,但是规模都比较小。还需要做一些人工授精,很多工作比较复杂,从业人员数量上,黄羽鸡养殖是禽类养殖中数量最大的一个群体。黄羽鸡养殖大多都是几千只到两万只,和白羽鸡的规模化养殖有本质区别。” 较低比例的规模化程度一方面可带动农户增收,另一方面,也很容易产能过剩。朱新生表示:“未来价格起来后,还在坚持的人会先享受到市场红利,这批人不可避免会投入扩张,扩张多了价格会下来,这批人削减产能以后,价格又会起来,新人和复养的人刚开始会观望,看到赚钱以后加入的话,产能就会过剩。” 朱新生认为,黄羽鸡养殖应以提高养殖技术与能力、降低养殖成本为主,紧盯价格波动展开养殖是本末倒置。 对于产能大幅去化后的黄羽鸡行情,四川某活禽交易市场管理人员判断:“随着成本提升、养殖户退出以及猪鸡价差影响,看好今年黄羽鸡价格走高。” (财联社农业研究团队:王平安、钟广莲、张海霞、刘梦然、黄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