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散养鸡已引起国外一些国家的关注。美国、加拿大采用圈养鸡和散养鸡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自动化饲养和集蛋。国内,河北、河南、安徽等地已利用荒山、林地开展饲养当地土鸡的研究。他们提出修建大棚、围栏防止动物伤害、划分区域轮牧、开发槐叶、松针粉饲料资源、饲养蚯蚓、喂昆虫喂鸡等养殖技术,创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养殖模式。但这项技术涉及领域广泛,很多技术尚未成熟,仍需要不断探索。 目前,规模化蛋鸡笼养仍是国内外鸡蛋生产的主流。开展规模化生态养鸡,因地制宜探索新的养殖模式,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1、选择合适的散养鸡品种 我国许多优秀的地方鸡品种以及从国外引进、国内饲养的配套系都可以散养。但野外环境变化较大,选择适应饲养范围广、抗病能力强的鸡品种至关重要。同时还要考虑鸡蛋产量、鸡蛋质量、市场需求、扑杀鸡价格等。 2建造更大鸡群的设施 如果在室外饲养,必须提供栖息棚和饲养、饮水等配套设施。目前尚无成熟的棚屋建设方案;饲养设施大多使用肉鸡的塑料管,容易老化和损坏。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实用的配套设施。 3科学辅食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温和植被结构类型差异较大。北方夏秋季节,野外有可供鸡觅食的草、昆虫、种子等,但冬季则没有。即使在夏秋季节,散养鸡也应适当饲喂。但对于不同季节、不同生产阶段散养鸡的补饲量、饲料配比、补饲时间和次数等方面还没有系统的研究。 4标准化管理 散养鸡与传统散养鸡不同的是,散养鸡规模大,产品质量要求高,各生产阶段、季节有不同的管理特点。配套管理技术有待研究和完善。 5疾病预防与控制 饲养面积较大,彻底消毒困难。寄生虫病发生机会较多,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免疫程序和综合防治措施。 6生产、销售模式 生态放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如何根据季节、市场需求、地区价格差异有效组织生产和销售,需要认真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