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猪舍环境控制的核心是控制通风和温度指标。无论哪个季节、采用哪种通风方式,控制这两个指标是主要任务。 1、通风指标: 通风的两个要素是通风方式和通风量。业界主流的通风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正压通气方式(常与空气过滤配合使用,但因成本因素较少使用); 2、负压通气方式: 隧道式通风方式(常见风路方向为:湿帘-推拉帘板/进风窗-猪舍内大空间-负压排风机); 垂直通风方式1(常见风路方向为:侧墙进风/屋檐进风口——顶棚进风阁楼——顶棚小进风窗——猪舍内大空间——负压排风机,配套猪舍房屋通常有吊顶); 垂直通风方式2(常见风路方向为:与舍外相连的风管末端进风口——风管出口朝向舍内排风口——猪舍内空间大——负压风机排风,支撑猪舍一般没有吊顶); 垂直通风方式三(常见的风路方向为:正压风机连接屋外——正压风机连接的风道末端进风口——风道朝向屋内出风口鸡舍——猪舍内部空间大——负压风机排风,猪舍一般没有吊顶,风道内部处于正压吹风状态,风道外部,猪舍处于正压吹风状态。负压排气状态); 3、组合通气方式: 隧道通风+各类垂直通风的组合模式。夏、春、秋较热时期采用隧道通风,冬、春、秋较冷时期采用垂直通风方式; 4、精准通气模式: 常见的风路方向有: 夏季:除尘网—空气过滤(初效/亚效或组合)—风箱(一般为硬风箱)—一次风口/二次风口(出风口范围有限,垂直通风道)有本质区别的是扩散式出风口)——猪躺卧和活动的区域——三级出风口(一般布置在天花板上)——天花板上的空气阁楼——负压排风机—— -空气除臭装置,冷却主要依靠精准输送+喷雾组合; 冬季:除尘网——空气过滤(初效/亚效或组合)——正压风机——换热模块(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种,本质上是利用进入猪舍的新鲜空气来排出猪舍内的废物)猪舍预热用空气)——风箱(一般为硬风箱)——一级出风口(出风口范围比较有限,与垂直通风管道出风口的扩散风口有本质区别)——猪活动区——三级出风口(一般布置在天花板上)——天花板上的空气阁楼——负压排风机——除臭装置,降温主要依靠精准分配+喷淋组合; 以上是现代猪舍的几种主流通风方式。 (下面的表1和表2是作者在比较和平衡许多行业专家共享的数据后的推荐值)。 2、通风量计算及实际效果 冬季通风量的计算公式极其简单,即冬季通风总有效风量=单位生猪头数*每头猪的冬季通风量。以华中地区存栏700头/单位的育肥舍为例,冬季总有效通风量=700头*17立方米/小时*头数=11900立方米/小时。也就是说,无论采用何种通风方式,只要机组获得有效总风量为11900立方米/小时即可。 根据有效总风量、出风风速、风道内风速、沿线阻力等经验指标,计算风道/风箱的截面积、开孔数、开孔直径、孔距空气路径。然后根据风机性能曲线(对应静压风量)选择合适的正压风机和负压排风机,按照线性控制逻辑设置环境控制器,然后我们就开始期待美好的冬天了通风效果。 但结果似乎并不好。猪装完后,生产场负责人会告诉你,猪舍里氨味太浓,人进不去。猪们咳嗽不止,满是泪痕。这是怎样的设计? 你开始好奇了吗?我是经过深思熟虑,根据经验指标进行配置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是行业的经验指标出了问题?或者是风机选型不正确以及风道阻力估计错误?出风口布局是否有问题?出风口风速设计有问题吗?或者干脆怀疑生产是在推卸责任,尽管我的目标显然是达标的。我进去的时候给你测一下风速和风量。如果他们符合标准,你会说什么?如果不达标,肯定是安装问题,与我无关。或者你的测试方法不对。你应该测量这里的风速,根据这个计算出的总风量就是总风量等等。当出现问题时,你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推卸自己的责任。这可能是中国人的通病。 设备行业有句话:“三分之一设计,七十安装”。我想这句话不仅说明了安装细节极其关键,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所有设计必须符合猪舍的建筑结构特点(如渗漏板下不同位置的换热管道对使用寿命和一段时间后的影响)。通风量影响很大)。同一套环境控制措施应用于不同的猪舍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即使它们非常相似,只是楼层布局不同)。如果不根据行业经验指标来判断通风,如何判断猪舍通风的质量呢?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