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特点 规模养猪特点经营规模扩大,专业化、规模化程度较高,猪群生长肥育迅速,出栏周转加快,增重耗料下降,栏舍利用率高。但规模养猪更应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经营规模 自80年代以来由于养猪相继发展,养猪规模越来越大,年产肉猪1万、2万头的商品猪场迅速发展。假定一个年产肥猪1万头的养猪场,按每头出栏重100千克,屠宰率75%计算,则年产猪肉可达75万千克左右,平均每月可出栏肥猪800头以上。经营规模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与自然、经济、技术、社会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饲料资源的多少,质量的好坏对经营规模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决定养猪场规模的主要因素: (1)生产力水平这是决定养猪规模的重要因素。当养猪生产水平较低(包括文化、科技素质)、社会分工不发达、服务体系不健全、流通渠道不畅通等情况下,生产经营规模不宜过大。 (2)市场状况市场对猪肉品质的要求,是确定饲养品种的主要依据;市场需求量和销售渠道是影响猪场效益和规模的主要因素。 (3)管理人员水平和技术人员素质规模化猪场成败的关键是管理水平,管理人员的素质、技术人员和饲养人员对养猪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是关系到猪场生产性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猪群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根本保证。 (4)自然资源条件自然资源的丰富与否成为影响经营规模的制约因素;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对经营规模也有很大影响。 (5)资金数量规模养猪生产,在征地、设施、饲料、粪污处理等方面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经营规模应量力而行。 三、饲料加工 规模养猪单位必须根据生产规模与远景任务来建设相应规模的饲料加工厂。假设一个年产肥猪1万头的养猪场,出栏头重100千克,每增重1千克需料3千克,则每头肥猪共需料300千克,总计300万千克。全场要饲养种母猪500头,每头年产2胎,成活仔猪20头,在人工授精条件下,公母比例按1:100计算,需养公猪5头,每头种猪每年约需消耗料0.1万千克,全年共需51万千克。所以,全场共需料350万千克左右。 四、科学管理 规模养猪生产中的科学管理是合理组织生产、提高工效、多出产品、降低成本的中心纽带。科学管理首先要制定好年度生产计划,安排好各部门工作,做到部门之间的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制定工作定额与岗位责任制。要求做到品种标准化、日粮标准化、饲养科学化。每个生产环节,必须衔接协调。定期公布各组生产进度、完成任务、产值与成本等情况,以便人人心中有数。 五、防疫制度 规模养猪是猪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必须十分重视卫生防疫制度。主要包括:彻底消毒制度(净化环境,防止病原入侵);定期防疫制度(疫苗种类、防疫时间);定期驱虫制度(驱虫药物、时间);紧急防疫制度(隔离封锁、病原确诊、采取措施)等。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做到严格检疫、严格消毒、定期免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