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仔猪的生产现状和生理特点以及实际生产中对新生仔猪保护的认识误区,提出以下新生仔猪精细化管理要点。 一是目前我国广泛饲养的进口品种容易出现难产、晚产现象,造成产程延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60%80%的母猪产程超过4小时,不少母猪产程长达68小时。仔猪在出生前,由于脐带过早断裂、过度挤压、新陈代谢等原因,或多或少会出现早产。损伤(生理性酸中毒)等原因导致仔猪因子宫或产道缺氧而出现呼吸系统疾病。仔猪出生后一般皮肤苍白,活力较差。同时,新生仔猪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皮下脂肪少,被毛稀疏,提供热能的体脂肪和糖原储备不足,抗寒能力极差。仔猪出生后,从宫内环境转向外界环境,从恒温转向变温,极易感冒、腹泻。因此,仔猪出生落地时,应先保持脐带连接,并立即用干毛巾擦去口鼻内的粘液,帮助其恢复自主呼吸;仔猪还应全身擦干,避免体表水分蒸发造成过多热量散失。 其次,由于脐带血大部分是仔猪的代谢废物,如果含有大量代谢废物的血液被挤入仔猪体内,会对初生仔猪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容易造成仔猪腹泻,挤压仔猪。当大量脐带血被注射时,血流的冲击会对仔猪的血液循环系统(主要是血管和心脏)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心脏。因此,擦净口鼻和身体的粘液后,在距仔猪腹部35cm处结扎并剪断脐带。不要拉回脐带血,迅速将仔猪放入保温箱中保温(提前10至20分钟打开保温灯,预热保温箱)。 第三,由于胎盘的特殊结构,仔猪无法获得母源抗体的被动免疫,而新生仔猪的主动免疫在35周龄时逐渐成熟。主动免疫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是与生俱来的。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是抵御细菌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占血液中淋巴细胞的50%。仔猪出生时就带有中性粒细胞。但趋化反应性低,吞噬功能不明显,杀菌能力弱。此外,目前不少养猪场的产床和母猪后躯在母猪分娩过程中没有进行擦洗和消毒。养猪场环境恶劣,病原微生物谱十分复杂。仔猪出生后到吃初乳之前,没有得到母源抗体的被动保护,自身的主动免疫系统不成熟,最容易受到感染。如果此时进行剪牙、断尾,会给仔猪带来巨大的应激,而且这种手术留下的伤口会大大增加仔猪感染的风险。因此,正确的做法是仔猪保温干燥后,先吃初乳,并且吸初乳至少6小时(前6小时母源抗体最高),以保证仔猪获得足够的母源营养出生后。来源抗体和营养物质,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四、保证仔猪吃足初乳后,可在出生当天(6小时后)进行剪牙断尾。剪掉上下颌的8颗牙齿,确保剪平,不要损伤牙龈,因为超过24小时后,仔猪的牙齿变硬,很容易被剪掉,损伤牙龈,增加牙龈出血的机会。感染。断尾时最好使用电动剪,并提前预热,减少尾部伤口感染的机会。断牙断尾后,可在颈部肌肉注射长效、非免疫抑制性抗生素(如盐酸头孢噻呋)进行保健,以保证新生仔猪顺利度过新生儿期。 这里,本文提出的新生仔猪精细化管理流程如下: 1)仔猪出生后,迅速擦干口、鼻、身体内的粘液,使其恢复自主呼吸; 2)用手指直接剪断脐带35cm处,不回拉脐带血,用5%碘酒对脐带进行消毒; 3)涂上少量干粉后,迅速将仔猪放入保温箱内,保温干燥。务必提前10至20分钟打开保温灯,对培养箱进行预热; 4)保温1015分钟,即仔猪能自由行走后,立即放出仔猪吃初乳,完成固定乳头的工作; 5)仔猪吃足初乳后,应科学剪牙、断尾,并做好保健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