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涉及疾病。猪一旦感染疾病,就必须进行治疗。治疗的关键在于疾病诊断和药物选择。然而,由于经验和知识有限,一些农民甚至一些兽医无法准确诊断疾病或准确提供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在疾病诊断和用药过程中,农民应注意避免“三大误区”。 误区一:紫耳朵意味着蓝耳综合症 蓝耳病(PRRS)又称繁殖与呼吸系统疾病综合症,早期因蓝耳病发病后,病猪的耳尖会变成蓝紫色而得名。因此,一些农民错误地认为,每当遇到猪时,猪的耳朵就会变成蓝紫色。可诊断为PRRS。 事实上,猪场PRRS的主要危害包括母猪流产、死产和木乃伊化,特别是母猪怀孕100天前后的流产率。此外,它还导致哺乳仔猪急性死亡,40至50日龄的保育仔猪出现严重的咳嗽和哮喘症状。 相反,猪场发生蓝耳病后,病猪出现蓝紫色耳朵的病例并不多。目前,临床上有很多疾病可以导致病猪耳朵变成蓝紫色。例如,败血症、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呼吸困难等都会导致病猪的耳朵变成蓝紫色。 希望养殖户和养猪朋友下次遇到蓝紫色耳猪时,不要直接诊断蓝耳病,而应该结合其他症状来诊断病猪。 误区二:药物联合用药才有效 如今,养猪场的猪很少受到单一病原体的感染。大多是同时或继发感染两种甚至三种病原体。因此,单一药物很难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养猪户通常会选择两种甚至三种药物来针对不同的病原菌。 但药物配伍是有原则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药物配伍禁忌。例如,许多养猪户喜欢将氟苯尼考与替米考星一起使用。事实上,这两种药物配对时会产生拮抗作用。 因此,临床上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应注意联合用药的禁忌症。 误区三:接种疫苗的猪就不会再生病 有时,养猪户发现接种了某种疾病疫苗的猪仍然可能感染该疾病。需要提醒养猪户的是,疫苗并不是万能的。并不是说接种了该病疫苗的猪就一定不会得该病。这种病。 一般情况下,如果猪接种后抗体阳性率能达到80%,就说明该疫苗的免疫力是合格的。剩下20%的抗体水平不达标的猪,可能会在后续的饲养过程中感染疾病。它会很高,所以并不意味着接种疫苗后就不会生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