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也导致养猪户良种、优质饲料、加强管理、严格防疫的意识不断增强。但生产过程中仍存在猪病多、仔猪死亡率高、育肥猪早期生产性差等问题。如何提高生产水平,增加经济效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关注。 1、驱虫、健胃、去势、免疫。待猪群适应环境后,在猪群健康状态下,及时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炎等传染病的免疫接种。具体操作包括根据当地当前疫情情况制定标准化免疫程序。同时应尽快进行去势、驱虫、健胃等治疗。最好采用驱虫注射剂逐头注射进行驱虫,这样剂量才能准确,才能达到更好的驱虫效果。猪群前期工作完成后,应让仔猪尽可能多采食,促进生长,增加饲料报酬,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良种猪的生长潜力,为育肥奠定基础。 2、育肥猪的管理育肥猪分群时,应注意尽可能保持原群饲养。必须注意个体调整的原则,饲养密度以每头猪的面积为0.84平方米为宜。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四个确定”,即时机、数量、质量、温度。每日饲喂量以干饲料计算,占体重的3-5%。可以分三到四餐喂食。每顿饭之间的间隔应尽可能均匀,至少在结束时如此。一顿为夜餐,每次喂食80%至90%饱。最好食槽内没有剩余食物。饲料的更换应该是渐进的。夏季天气炎热,喂食时间应避开一天中气温最高时段,以防厌食。 2、创造良好的环境,保持圈内清洁,冬暖夏凉,通风良好。冬季防寒,夏季防暑,冬季应给猪躺卧的地方保暖(可用煤渣或麦秆),防止散热;夏季应向地面洒水并定期通风,使猪感到凉爽、舒适。 3、制定的膳食应根据各阶段的营养需求,采用不同的膳食水平。育肥初期(25-55公斤),可消化能量为3.1Mcal/kg,蛋白质含量为16%;育肥后期可消化能3.0Mcal/kg,蛋白质含量14%。育肥后期以能量饲料为主,蛋白质饲料逐渐减少。 4、提倡生干饲。生食可以使饲料中的维生素不被破坏。干饲可使饲料充分咀嚼,保证唾液与食物充分混合,提高饲料利用率。由于生饲猪易感染寄生虫,应每月驱虫一次,以减少饲料损失,加快增重速度。 5、及时屠宰,从仔猪进入训练猪舍到出栏,经过135天左右,当仔猪平均体重达到85-90公斤时(当猪长到超过100公斤,饲料转化率逐渐降低)。 3、猪舍位置应选在干燥、阳光充足、避风、安静的地方。建筑应遵循因地制宜、冬暖夏凉、饲管方便、经济的原则。应配备自动饮水、自动饲喂设施。有条件的话,最好建有加热、保温设施的种猪舍,以利于控制猪舍温度,减少因温度应激引起的各种疾病(因为仔猪怕冷,低温是根源)腹泻和其他疾病感染的原因)。从而提高仔猪断奶转群后的成活率。 3、种猪的管理购买仔猪前,必须对种猪舍进行清洁、冲洗、消毒5-7天。舍内环境温度必须控制在25-30,才能在温和、温和的氛围中迎接仔猪入栏。仔猪入栏一周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仔猪进栏后三天内实行猪舍24小时照明,让仔猪熟悉环境。 2、根据品种、体型、进食速度将仔猪合理分组,保证每头10-45公斤的仔猪所占栏面积不低于0.37平方米,密度不能太高。 3、训练仔猪饮食、排便、睡眠,保持圈舍清洁、干燥。 4、经常观察猪只的采食、粪便和精神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5、一周内限量饲喂仔猪,仔猪早期喂易消化吸收的饲料,防止仔猪腹泻、水肿。 6、饮水中添加电解复合维生素,保证仔猪获得生长所需的各种矿物质。 4、选择仔猪育肥时,应选择瘦肉型杂交仔猪。最好以约克、杜洛克、长白等瘦肉型猪为父本,与当地母猪或培育母猪杂交,生产二元或三元仔猪。因其抗病力强,生长发育快,饲料回报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