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的小鸡苗的养殖技术小鸡苗育雏期间的饲养和管理: 1.温度:1—3日龄适宜温度在33℃左右(山鸡苗38度左右),以后每天降0.5℃,直至接近常温。切记育雏期温度期间要恒定,如温度忽高忽低,变化太大,雏鸡易感冒,患消化道疾病等,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可引起其他疾病及死亡。脱温时间应视育雏季节、天气变化、给温方法、雏鸡体况灵活应用灵活掌握,可采取26日龄以后白天脱温,晚上供温的方式,使育雏效果达到最佳。 2.湿度:1周龄内相对湿度为65%--70%,1周龄后降到55%--60%。育雏湿度过大,雏鸡水分蒸发散热困难,食欲不振,容易患白痢、球虫、霍乱等病;湿度过低,雏鸡体内水分蒸发过快,会使刚出壳的雏野鸡腹内卵黄吸收不良,羽毛生长受阻,毛发焦干,出现啄毛、啄肛现象。 3.光照0~3日龄每天23小,8日龄至5周龄为14小时,要求光照必须均匀分布。 4.初饮:出壳24到36小要进行初饮,1~7日龄幼雏应饮38度温开水,饮水中添加2%~5%的葡萄糖、维生素和抗生素。如为经长途运输引进的雏鸡,应喂5%或8%葡萄糖水,为预防白痢病,应在饮水中加人有关药物. 6.开食:饮水后2小时即应开食,采用雏鸡开食盘,干料与湿料均可。3周龄以内使用雏鸡开口料。喂料量控制在半小时内采食完,应少喂多餐,每日8~10次,7日龄后可让雏鸡自由采食。但应注意少喂勤添。 5.密度:1周内每平方米100只,2—3周每周减20只,4—6周每周减10只,7—8周,每平方米养10—20只。适宜的育雏密度能提高育雏室的利用率,降低成本,又能使雏鸡正常发育,提高雏鸡成活率。 青年期的饲养管理: ⑴光照:6~18周龄为自然光照直到产蛋前两周。 ⑵饲喂:90日龄以上的后备留种鸡要适当限制饲喂,饲料中应当增加粗纤维含量,每天每只喂100克左右,分2—3次喂给。 ⑶密度:按强弱分群饲养,脱温后公母鸡再分群饲养,每群饲养量按育雏设备及房舍条件而定。一般每平方米8—10只,舍外要有运动场,面积为舍内的1倍。 成年期的饲养管理: ⑴转群和选种。临产前两周结合转群进行选种,公鸡体重达1.5千克,母鸡1.25千克,公﹑母比例按1:3—4选留,自由交配。 ⑵光照:每天光照时间为15—16小时,光强度为15平方米一盏40瓦灯泡,离地2米。 ⑶饲喂:用家鸡的种鸡料加2%进口鱼粉和5%饲料酵母粉,使粗蛋白质为18%,每天每只喂料100—125克。每千克饲料再加10毫克维生素E可提高种卵受精率。 鸵鸟苗的饲养与管理鸵鸟苗要在饲养过程中注意温度湿度控制:保育箱温度在雏鸵鸟的头5日龄控制在32℃-35℃,每周降低2℃-3℃。湿度控制在60%-70%。鸵鸟苗日常管理:注意通风,6周龄以下的雏鸵鸟夜间照明灯泡用100瓦的白炽灯。 饲养:饲料少喂勤添,精料混合青绿饲料进行喂养鸵鸟苗。 鹌鹑鸡崽的养殖方法(1)温度:刚刚破壳而出的幼雏,由于体温调节机能还不健全,对于温度特别敏感,特别是出壳后最初换毛的5天内,必须做好保温工作,如果忽视管理,在出壳后3~5天,死亡率可高达50%。 幼鹑出壳后不要急忙移人育雏器,最好过10小时以后,孵化室移到预先调节好温度的育雏室。 育雏温度要根据情况灵活掌握,总的原则是:小雏宜高,大雏宜低;小群宜高,大群宜低;早春宜高,晚春宜低;阴天宜高,晴天宜低;夜间宜高,白天宜低,刚出壳的幼鹑需置于37℃的环境中,随着日龄的增长和体温调节机能的增强,每2天可逐渐下降约1℃。 (2)饮水:幼鹑的饲喂原则是先饮水后开食。幼鹑出壳后,孵化器内待毛干燥后取出放入育雏器,待安静下来,在饮水器内人温水,幼鹑饮水后可以恢复精神,并补充孵化过程中体内所损的水分。如较长时间不给水,一旦幼鹑遇水时,容易发生抢水饮,导致拉稀。喂水时要防止幼鹑把羽毛弄湿。喂水的同时,也增加了育雏器内的湿度。 (3)饲喂:雏鹑生长迅速,体内代谢旺盛,相应对饲料要求也1~21日龄幼鹑的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应保持在26%~27%。随着日龄的增长,以后逐渐降低至21%~22%或19%~20%。1~7日龄的幼鹑日喂6~8次,也可以终日给料,以后逐步降低饲喂次数,并适当加以控制。每周要投喂1次用开水烫后晾干的细沙。 幼鹑开食的时间,一般在出雏后的24~30小时比较适宜。幼鹑在育雏器内适应了环境并得到饮水,恢复了元气以后,渐渐地活动起来了,就可以喂食了。 第一次喂料时,应将饲料均匀地撒在旧报纸或油布上,让所有的幼鹑都能吃上。开始喂食时多数幼鹑不会啄食,需耐心引导。开食时间要安排在白天。 育雏期间,可加喂熟鸡蛋黄,一般l~3日龄的幼鹑每20只每天喂l个蛋黄,4~7日龄的每50只每天喂1个蛋黄。或采用多种维生素代替蛋黄,方法是l~7日龄的幼鹑,每100千克饲料中添加功克多种维生素。 (4)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①密度:育雏器内雏鹑的密度,要视具体情况合理安排。一般日龄小可密一些,日大宜稀一些;冬季可密一些,夏天宜稀一些。 ②通风换气:育雏室内要保持通风良好,及时清除粪便,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育雏室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尤其是在大规模饲养情况下,通风换气尤为重要。 ③光照:幼鹑破壳后的1~5天内可以连续光照24小时,其亮度为每平方米4瓦。以后每天可光照14~15小时,采用1~0.5瓦/米2的亮度。 ④抓好日常检查工作:育雏工作需要细致、耐心,平时注意观察,发现异常现象及时采取措施。要按时投料、换水,要保证不断水,不缺料。要及时清除粪便,更换垫料,清扫地面,经常或定期地做好饲槽、饮水器的冲洗和消毒工作。清除粪便时要注意观察,如果发现粪便形态异常,如软痢便、混血便,要注意查明原因,如果属于病态,要根据症状及时诊断和治疗。发现弱雏要果断地剔出来单独饲养,喂食时,应注意观察,凡低头垂翅、呆立不动、卧地不起、精神不振者,多为病雏。发现后要立即剔出隔离饲养,对症治疗。并对全群采取相应措施。 麻黄鸡的饲养程序1、接雏前的准备: 进鸡前1—2天预热、试温,看能否达到育雏的最初要求34—350C。雏鸡密度要求每平方米10—20只。 2、初饮:24小时内,初饮电介多维及常用抗生素,第一周龄最好供给16—200C的温开水。 3、开食:开食一般在雏鸡饮水后1-2小时后进行。开食饲料可以直接饲喂全价雏鸡料;第一周应使用开食料盘,每日加料6—7次,以后逐渐过渡到料槽或料桶采食。 4、温度: 一般1—4日,温度为340C,4—7日,32—330C,2周龄,30—320C,3周龄,28—300C,4周龄,25—280C,5周龄,22—250C,5周后室温建议不低于150C。 温度在热源边的鸡背高度测量。 在饲养过程中要根据雏鸡的行为表现及分布情况,检查供温是否合适。雏鸡均匀分散,运动自如说明温度合适;雏鸡相互扎堆,靠紧热源说明温度偏低;雏鸡张翅喘气,翅膀下垂,远离热源说明温度偏高。 5、湿度: 1—10日龄为60—70%,10日龄后为50—60%。后期注意降低湿度,否则易导致舍内潮湿,舍内氨气浓度高而引起如白痢、球虫病、法式囊等疾病的发生。 6、通风换气: 一般来说,两周内应以保温为主,两周后就得注意通风换气工作,应逐渐加大通风量。注意避免贼风,同时防止温度波动太大。 实际饲养中可根据饲喂、饮水、通风等设备以及季节来灵活决定饲养密度。一般1—6周龄,平养密度为10—12羽/平方米,笼养为22—26;7—20周龄为平养6—7,笼养10—12。 7、光照: 在育雏期最初4天应给予24小时光照,以便雏鸡熟悉舍内的饮水、采食等环境。5天后夜12点关灯,再过5天后改为10点关灯。 8、断喙: 为防止鸡群发生啄癖和饲料的浪费,通常在7—10日龄进行断喙;上喙烫掉半粒芝麻大的尖子。 9、鸡场卫生防疫制度 1、及时清除粪便、垫料。用广谱消毒药彻底消毒以杀灭虫卵、细菌、真菌以及病毒。 2、饮水器应每日洗清一次,并定期消毒。应把好饲料原料关,防止霉变。 10、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要根据当地的疫情合理的制定,要使用正规渠道的疫苗,依照各厂家疫苗的使用说明书来应用.油乳剂ml来注射,冻干苗按说明书的倍数来稀释.应根据当地的疫情确定实施免疫的疫苗种类,免疫程序。 建议免疫参考程序如下:1日龄,颈皮下注射马立克0.2ml;7日龄,饮水法接种新支2联,2倍;14日龄,饮水法接种传染性法氏嚢炎,2倍;21日龄,颈、胸皮下注射0.4ml新成疫;28日龄,饮水法接种传染性法氏嚢炎,2倍;35日龄,肌肉(皮下)注射0.5ml禽流感H5+H9加鸡痘,双针刺翼;60日龄肌肉(皮下)注射新成疫;130日龄,肌肉注射减蛋综合症、新成疫、传染性法氏嚢炎三联苗0.5ml;140日龄肌肉注射禽流感H5+H90.5ml。 小松苗的养殖方法养小松苗需要准备疏松肥沃的土壤,可用粗沙、泥炭土、砻糠灰等混合配制盆土。每天要给予充足的光照,才能让它更好的生长。 浇水要根据季节变化而变化,生长期多浇,休眠期少浇。另外还要注意施肥,每7-10天施一次有机肥。繁殖多用扦插法。如果遭遇病虫害,需要改善通风,喷洒药剂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