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拉白痢的防治方法一、发病原因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饲养管理差、气候变化、多雨、潮湿或冷应激情况下易发病,好发于雏鸡,是雏鸡阶段的多发病之一。特别是2周龄至3周龄的雏鸡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很高。青年鸡、成鸡和成年种鸡虽也有本病发生,但一般症状较轻,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不如雏鸡高。本病的发生与病原菌沙门氏菌感染有关,常因细菌毒力强或鸡只抵抗力下降而造成大批鸡发病和死亡。其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感染。病原菌污染饲料和饮水,鸡只经口感染。正常带菌的成年鸡因抵抗力强而不发病,但可不断排出带菌的粪便,污染环境,引起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鸡舍简陋、阴暗潮湿、卫生条件恶劣、缺乏光照、饲料更换频繁、气候突变等因素都能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二、症状表现最急性型:常见于2周龄至3周龄的雏鸡,病程仅数小时,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怕冷聚堆,食欲废绝,腹泻,排灰白色稀便,肛门周围羽毛沾满稀粪,干固后堵塞肛门而排粪困难。病程中后期可见少数病鸡临死前出现头部震颤和痉挛等神经症状。 急性型:多见于3周龄至4周龄的雏鸡,常有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离群瞌睡,腹泻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有的病鸡排出灰白色稀粪,污染肛门周围羽毛。病程一般持续4~7天。 亚急性型:多见于4周龄以上的雏鸡和青年鸡。症状轻于急性型而重于慢性型。病鸡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腹泻时轻时重,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病后2~3个月仍不断有新的病例出现。 慢性型:多见于2个月至20周龄的青年鸡和成年鸡。常表现为食欲减退,消瘦,贫血和腹泻交替发生。有的产蛋鸡表现为产蛋量下降或停止产蛋。少数严重病例最终死亡。 三、防治方法1. 预防措施: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只抵抗力。育雏阶段应选择干燥、平坦、向阳的地方建造育雏室。要经常打扫育雏室,保持垫料清洁卫生和饮水清洁。最好用自来水或井水给育雏室饮水。自繁自养时必须选留健康种鸡作种蛋用;从外地引进种蛋或种鸡时必须严格检疫;平时要经常保持饲料新鲜清洁,严防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被鸡只采食。药物预防可采用如下方法:在每千克饲料中加入0.05克痢特灵(呋喃唑酮)或0.1克氯霉素饲喂1~2周;或在饮水中加入0.02%~0.04%痢特灵饮水2~3天;也可使用中药大黄藤提取的止痢灵或马齿苋提取的欧石楠素饲喂3~5天等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2. 治疗措施:治疗本病可采用抗菌消炎、缓泻通便、收敛止泻等中西药内服的方法进行治疗;严重时应采用注射或饮水加药等方法进行治疗;有条件的养殖户可用抗菌药饮水加药治疗;无条件的养殖户可采用中西药内服治疗。西药可用痢特灵(呋喃唑酮)、氯霉素、土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类(如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等)、喹诺酮类(如氟哌酸)等抗菌消炎药物进行内服或注射治疗;中药可用止痢灵(主要成分是白头翁)、乌梅散(主要成分是乌梅)、马齿苋提取的欧石楠素等进行内服治疗。为增强疗效可采用中西药结合的办法进行综合治疗;有条件的养殖户可用抗菌药饮水加药治疗;无条件的养殖户可采用中西药内服治疗;当发现有脱水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补水补盐(饮水中加入5%葡萄糖和适量复合维生素B溶液)。具体治疗方法如下:轻度发病:可按每千克饲料加入痢特灵(呋喃唑酮)或氯霉素4~8片饲喂1~2周进行治疗;重度发病:应将痢特灵(呋喃唑酮)与抗菌增效剂(三甲氧苄氨嘧啶)按1∶1的比例混合后加水溶解(每升水加药60毫克)饮用2~3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