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鸡主要是小规模或零星饲养。养殖鸡在育雏期死亡的情况屡见不鲜。雏鸡死亡的概率接近一半甚至一半以上。例如,在徐闻县龙塘镇农村,调查发现该村有861户。全年共孵化雏鸡1983只,孵化雏鸡23786只。饲养两个月后仅存活14649只,死亡率达39%,成活率仅60%多。原因如下: 1、育雏设备简陋,温度控制不好。用母鸡饲养小鸡的,没有保温设备,也没有保湿;不让母鸡养小鸡的则用竹筐、纸箱,或用竹、木框架盖上一层薄膜。温度很难控制。如果温度太高,身体就很难发热。散开,消耗大量体液,影响雏鸡生长发育,易患病死亡。气温过低,容易感冒,诱发疾病,造成大量死亡。 2、饲料单一,营养缺乏。农民饲养的鸡习惯以大米、小米、粮食加工副产品和下脚料喂养。饲料单一,营养缺乏,不能满足雏鸡生长发育的需要。雏鸡生长缓慢,体弱,易发生营养缺乏、白痢、气管炎等。球虫等疾病导致大量死亡。 3、不注重疾病防治。农民饲养少量雏鸡,让母鸡照顾,没有做好及时的防控工作,导致大量雏鸡患病死亡。4、人踩、水浸、鼠咬等。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农村宣传发动广大群众,采取以下措施饲养雏鸡,降低雏鸡死亡率,提高鸡只死亡率。成活率高,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保持适宜的育雏温度。带着小鸡的母鸡需要注意加热和保温。温度应均匀、平衡。保温标准如下:育雏鸡1-3日龄、30-32、4-10日龄、27-30、11-20日龄。22-25;育雏室1-3日龄27-28,4-10日龄25-26,11-20日龄23-24,21-30日龄20-20,31-30日龄20-2045日龄,18-19。随时观察鸡群的动态。温度适宜。小鸡们活泼好动。他们追逐、玩耍。休息时,他们平躺在床上。它们食欲良好,饮水适量,粪便正常,羽毛光滑。气温较低时,雏鸡会密密麻麻地挤在热源周围,或挤在角落里,不肯进食,发出急促的“叽叽喳喳”声。气温高时,雏鸡会远离热源,趴在地上,张开翅膀,张嘴喘气。喝大量水,食欲不佳或不吃饭。 2、用混合雏鸡饲料喂养雏鸡,保持充足的营养。雏鸡消化器官较小,消化能力弱,生长发育较快,对饲料要求较高。因此,根据雏鸡的营养需要和饲料来源的种类,雏鸡的日粮可因地制宜,也可饲喂全价配合饲料。保证雏鸡的营养需要,正常生长发育,提高成活率。饲养雏鸡日粮配方(%)见附表:此外,适量添加一些绿色蔬菜,10日龄前每100只鸡添加1个鸡蛋。 3、及时防治疾病。养殖户饲养雏鸡、及时做好防疫工作是育雏的关键一环。有几项任务必须仔细完成。 对场地、用具认真消毒。使用前可用1/1000强力消毒剂或1%氢氧化钠溶液消毒并彻底冲洗。 预防鸡白痢。鸡白痢导致2周龄内雏鸡死亡最多。为预防白痢,15日龄以内的雏鸡饲料中应添加0.2%的呋喃唑酮。治疗白癜风时,可采用以下方法: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按0.2%的比例喂鸡。千分之二金霉素混合物或饮用水。 防治球虫病。球虫病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下的幼鸡,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首先要做好清洁工作,保持圈舍干燥清洁。发生球虫病时,应采用下列药物治疗:每只动物肌肉注射青霉素1000-2000单位。2000-5000单位用于混合水或饮用水。每只病鸡口服金霉素5毫克或在日粮中添加0.8%,连用2-3天。饲料中添加球菌素2000040000份。扑尔敏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为30%至60%。采取上述措施饲养雏鸡,死亡率大大降低。据对120户家庭的调查,成活率在90%以上。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