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鸡群的建筑物。传统的家庭鸡舍构造简陋。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工厂化养鸡设施,不仅具有适合鸡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还应满足机械化、科学管理和卫生防疫等要求。 鸡舍类型 按饲养对象分,有核心鸡舍、种鸡舍、育雏鸡舍、育成鸡舍、蛋鸡舍、肉鸡舍等。平面布置与鸡群饲养方式密切相关,通常分平养和笼养两种。平养可根据需要分隔鸡群,使鸡在舍内地面或平网上活动,舍内设置走道,便于操作管理。笼养即用鸡笼养鸡,饲养密度约为平养的1~3倍。鸡笼的配置有平置式、半阶梯式、阶梯式、混合式、叠层式和高床式多种。平置式适合饲养后备鸡和蛋鸡,相邻两排鸡笼可共用一套喂饲、集蛋和饮水设备,舍内通气良好,各鸡笼小气候条件一致,除粪简单;但饲养密度较低,在停电和机器发生故障时,无法用人代替工作。半阶梯式和阶梯式适合饲养蛋鸡,笼间的通风换气和卫生条件好,易于清粪,但鸡舍内的饲养密度仍不如叠层式。叠层式适用于低温地区饲养雏鸡、后备鸡和肉鸡,饲养密度较高,易于观察鸡情,但底层和顶层笼的饲养条件较差。高床笼养鸡舍须在笼下设粪坑,土建投资较高,湿热地区不宜采用,以免鸡粪发酵,影响舍内卫生。 鸡舍设计 鸡舍宽一般为 6~15米,长一般为30~100米。平养鸡舍高度一般为2.2~2.4米,高床笼养鸡舍的高度约需 5米。鸡舍有开敞式、有窗式、密闭式等型式,依气候条件而定。开敞式鸡舍适宜于气候温暖地区,建筑上要考虑遮阳、挡雨。有窗式鸡舍基本上利用自然通风,也可辅以机械通风,开窗面积既要保证换气,又要防止热辐射。密闭式鸡舍要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由人工控制舍内温度、空气、光照,以便为鸡群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产效能。在工业发达的国家,有的鸡舍结构采用薄壁型钢,并选用高效保温隔热的屋面和墙体,具有重量轻、安装快的特点。中国的鸡舍现仍以混合结构为主,多采用砖墙、钢屋架或钢筋混凝土组合屋架、机平瓦或石棉瓦屋面等。近年来预应力折板、加气混凝土屋面板、钢筋混凝土门式钢架和装配式墙板等结构也已在鸡舍试用。此外,也有试用塑料膜等轻质覆盖材料建小型鸡舍的。 鸡舍设备 主要包括喂饲设备、饮水设备、除粪设备和鸡蛋集中输送设备等。 塑料大棚饲养肉鸡,在春、夏、秋三季,管理比较容易,在冬天比较难管理。进雏前24小时调节好棚内温湿度,使育雏区温度达35℃,湿度达65%~70%。初养大棚要提前48小时升温,并排除棚内地面湿气。 1、温度。各生长时期鸡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但基本为1~3日龄35℃,1周龄35~32℃,2周龄32~29℃,3周龄29~27℃,4周龄27~24℃,4周龄以后为21~18℃。值得注意的是,温度的降低是个缓慢的过程,其调整是以鸡群生长有舒适感为标准。给温方式一般用地炉,这要在进雏前做好准备工作,也可用煤炉给温,但要防止煤气中毒。每天棚内温度要基本稳定,冬季外界温度低,棚内难保温。 2、光照。进雏后开始48小时连续光照,强度为每10平方米光照为25瓦左右,以后为23小时光照,21日龄后,逐渐改为16小时光照,14日龄以后夜间可以采取开灯1小时,闭灯2小时的方法。灯泡的安装可以沿棚东西走向,每5~8米一个灯座,根据生产需要装上不同功率和颜色的灯泡。 3、饮水和喂料。除非免疫需要,一般应不断水,鸡苗进雏后,先给温开水,内加5%红糖和电解多维。饮水后2~4小时,在料盘上撒料。第1周每天给料6次,每次以25~30分钟盘料内基本吃完为宜。第2周改用料槽或料桶,每天给料4~5次。第3周以后每天饲喂3次,保证料桶不断料但陈料较少。每天饮水器要早晚各清洗一次,料桶要保持清洁,并适时逐渐更换不同时期鸡料。 4、通风。通风能满足肉鸡对氧气的需要,及时排出有害气体,在冬季,一定要解决好保温与通风这一矛盾,保温不能忽视通风,同时要防贼风侵入及风直吹鸡身。 5、湿度。棚内湿度不要过大,0~21日龄以65%~70%为好,以后改为60%~65%,但是,塑料大棚饲养肉鸡,湿度一般难控制。 6、环境卫生。棚内杜绝外人参观。及时清除粪便,保持养鸡用具的清洁及饲养员自身的清洁卫生。可以将棚内一角隔离开,供病鸡隔离饲养,死鸡用塑料袋密封带出大棚,定点解剖诊断并远离大棚销毁。 7、疫苗免疫接种。疫苗接种项目和时间应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而定,以下仅供参考。 7日龄接种新城疫IV系苗点眼滴鼻。14日龄、25日龄传染性法氏囊炎弱毒苗饮水。28日龄新城疫IV系苗饮水。同时配合灭活疫苗注射效果更好。疫苗接种对鸡是个应激,所以在防疫期间要适当提高育雏温度,并在接种前后两天的饮水中加入抗应激药或多维。疫苗稀释用水最好是凉开水。饮水免疫时在水中加入适量脱脂奶粉,以延长疫苗有效时间。饮水免疫前2~4小时要适当停水,并增加饮水器的数量,保证2/3的鸡能同时饮到水并在2~3小时内饮完。点眼滴鼻接种疫苗要做到疫苗吸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