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还有许多你不知道的事 苏轼在欣赏惠崇和尚的画作《春江晚景》时,挥笔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初春时分,空气中往往还寄存着几分凉意,甚至还有倒春寒发生。而江南水乡的鸭子,却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江中戏水,这也是为何苏轼认为鸭子最先知道春天来临的信息。 中国人蓄养的家鸭主要起源于绿头野鸭,通过长期的饲养驯化,先民们把被称为“凫”的野鸭变成了家禽。 从文字资料的考证来看,目前最早可确定是“凫”的字出现在金文中,也就是说很可能商周时期鸭才在文化中有了一席之地,《诗经》中也有描述野鸭嬉戏的句子可佐证:“凫鹥在泾,公尸来燕来宁。” 考古学家还在福建武平、安阳殷墟、辽宁凌源等地发掘出了一些与鸭有关的遗物,比如石鸭、陶鸭、玉鸭等,甚至江苏句容浮山果园还出土了不少鸭蛋,这些遗物的年代最早可上至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的尤多。 到了秦汉时期,鸭已经成为了三大家禽之一。考古学者们更是在两汉时期的墓葬中发掘出了不少与鸭有关的东西。山西平陆圣人涧汉墓出土还出土了一件绿釉陶器“池中望楼”,池中游鸭更是多达11只。 在这一时期,人们对饲养鸭子已经颇有心得,还出现了一本专门教人养鸭的《相鸭经》。虽然这本书早已失传,但公元6世纪的《齐民要术》中也记录了不少养鸭经验,内容涵盖孵蛋、育雏、喂养等等方面。 魏晋南北朝时期,斗鸭之风在贵族阶层中颇为流行,魏文帝就是其中好手,东吴的建昌侯还在堂前建了斗鸭栏。笔记小说集《西京杂记》中也提到过鲁恭王好斗鸡鸭的事,《宋书》中还提到南朝宋的一个大臣因为在杨列桥观看斗鸭被相关部门检举。 隋唐时期,养鸭业规模更盛,已经有了不少靠养鸭为生的百姓。唐代庞大的诗人群体还留下了不少描写家鸭的诗作,比如杜甫就有一首写黑白花鸭的诗作:“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 随着家养鸭产业的发展,斗鸭这一娱乐也逐渐从贵族走向了民间,在养鸭较多的江南地区更是蔚然成风。《南部新书》中提到过写越窑青瓷写得最美的陆龟蒙住在太湖南边的巨积庄,就养着一栏斗鸭。斗鸭之风甚至还传到了高丽。 到了宋代,第一次出现了人工孵鸭的记录,文人笔记中还提到鸭肉的各种做法,从养到用,宋代人把小鸭子安排得明明白白。 此外,宋代文人还留下了不少鸭的“画像”。得益于这一时期花鸟画的空前发展,他们画笔下的“鸭”逼真传神,清新秀逸,野趣盎然,十分生动。 明清时期,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了养鸭治虫的功能。万历年间的《治蝗笔记》提到四十只鸭子可以消灭四万蝗虫,清乾隆年间,本书作者的后代在芜湖当官,就是靠这一“祖传秘方”扑灭了蝗害,得以升官。 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养鸭业更是盛极一时,现在被视为北京名片之一的北京烤鸭实际上祖先是江南湖鸭。当年明成祖迁都,把临安的湖鸭带到了北京,这才逐渐培育出了北京鸭。 除了对肉蛋的食用,鸭的形象在工艺美术领域也相当活跃。 最为经典的就是鸭形香薰,又称睡鸭、金鸭、香鸭、宝鸭等,西汉时就已经开始流行类似器物。宋人的《香谱》中还特别提到了它:“香兽以涂金,为狻猊、麒麟、凫鸭之状,空中以燃香,使烟自口出,以为玩好。” 鸭熏其实起源于另一种类似的器物——雁炉,随着家鸭养殖的发展,鸭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提升,鸭的形象便逐渐取代了雁。 鸭熏在古代诗词中的存在感颇高,比如李商隐就有一句“睡鸭香炉换夕熏”。无论是士人文房、还是仕女闺阁,往往都离不开这一件鸭熏。 另外,“鸭”还和科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古代的“鸭”谐音“甲”,而科举发榜就会把考生们分作“一甲”、“二甲”、“三甲”,所以送鸭其实就是在祝福考生科举及第、位列三甲。以“一甲一名”为题的鸭纹吉祥图更是代表着对他人高中状元的美好祝愿。 还有一种鸭衔芦苇的经典搭配,在元明清时期比较流行。因为“芦”又谐音“胪”,正有“传胪”之意。“传胪”就是科举时代殿试揭晓唱名的一种仪式,所以“芦鸭纹”也深受考生喜爱。 正因如此,鸭还被视为“人才”的象征。据《清宫瓷器档案全集》和《唐英全集》记载,唐英曾向乾隆帝进贡过六只瓷鸭,以祝愿乾隆帝能“ 天下人才尽入彀中”。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