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将继续围绕饲料(包括相关产业链)及光伏新能源两大主业进行投资及技术改造,预计全年投入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10亿元 3月30日,通威股份发布2017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通威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60.89亿元,同比增长24.9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2亿元,同比增长96.35%,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62亿元,同比增长219.96%。公司各业务板块均呈现较快速度增长。 1、饲料及产业链业务。饲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9.72亿元,同比增长8.45%,毛利率14.67%,同比增长2.85个百分点;实现销量426.28万吨,同比增长6.21%,膨化饲料、虾特饲料、功能饲料等高端产品占水产饲料的比例超过40%。报告期内,通威股份着力于营销转型和强化过程管理。其中,加大了直销和优质客户的开发,饲料直销客户销量占比23.36%(直销了99.57万吨,经销326.71万吨),同比提升了9.45个百分点;水产饲料优质客户数量同比增幅19%,猪饲料优质客户数量同比增幅18%。 此外,食品及加工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1.36亿元,同比增长19.25%。其中,全程安全可追溯的鲜活产品“通威鱼”市场认可度进一步提高,销量增幅超过了60%。同时,西南地区最具规模化、现代化、智能化的水产品交易中心“通威三联交易中心”建成,日交易量近100万斤。 2、光伏新能源业务。光伏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基于在多晶硅研发、生产领域已经取得的行业领先地位,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合肥太阳能已分别在合肥、成都形成2.4GW多晶电池及3GW单晶电池的产能规模,为全球最大的专业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随着下属成都太阳能三期3.2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合肥太阳能二期2.3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分别于2018年下半年先后投产,将进一步拉动太阳能电池加工成本持续下降,公司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增强。 在光伏发电业务方面,公司仍然以“渔光一体”项目为重点,特别聚焦大型“渔光一体”的开发。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已建成以“渔光一体”为主的发电项目33个,装机并网规模487MW,已成功并网发电的包括辽宁东港20MW“渔光一体”光伏电站、吉林通榆20MW牧光一体光伏电站、巴彦淖尔睿斌30MW农光互补光伏电站、江苏如东20MW“渔光一体”光伏电站、江西南昌20MW“渔光一体”光伏电站、安徽怀宁20MW“渔光一体”光伏电站、广东台山25MW“渔光一体”光伏电站、广西钦州20MW“渔光一体”光伏电站、四川攀枝花20MW农光一体光伏电站等,2017年实现发电29,611.21万度。 报告显示,目前通威股份已在江苏、湖北、安徽、江西、黑龙江、上海、内蒙古等地租赁了约32万亩水面,其中江苏约为4.5万亩,湖北约为4.6万亩,安徽约为1.4万亩,江西约为8万亩,黑龙江约为0.6万亩,上海约为0.6万亩,内蒙古约为0.5万亩,其余零星水域或土地12.2万亩。每亩的年租金最低为50元,最高为2000元。 结合公司2018年资金及投资情况,以目前公司的总股本3,882,372,220股为基数,向公司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0元(含税),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621,179,555.20元。该议案已经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1、2018年,公司饲料及相关产业链业务力争实现营业收入18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其中,加大养殖水面获取,加速推进直销。建立成熟有效的水面经营模式,通过养殖水面的有效把控与经营,保障公司水产饲料的渗透。未来,公司将继续优化完善产业链,通过海外建厂、国内外并购等外延式发展和内生式增长,实现饲料板块稳定发展。 2、2018年多晶硅预计将实现2万吨的产销量,随着包头、乐山新项目的投产以及原有产能的技术改进,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在太阳能电池领域,2018年力争实现销量约6GW,产能利用率保持在100%以上,规模效应及技术优化叠加促使加工成本维持在0.3元/W以下;光伏发电业务力争实现新增“渔光一体”投建500MW左右。 同期,通威股份发布了《关于确认2017年投资与技术改造情况及2018年投资与技术改造计划的公告》,公告显示2017年的投资总额约为43.27亿元,其中通过收购、增资、新设、合并等方式对13个农牧、新能源等项目进行投资,金额为2.47亿元;投建新能源及养殖、饲料项目等花了3.91亿元;对多晶硅、饲料厂进行技改花了1.75亿元。 为实现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公告称公司将继续围绕饲料(包括相关产业链)及光伏新能源两大主业进行投资及技术改造,预计2018全年投入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1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