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粮食作物生长规律,大豆和玉米存在天然争地问题。据有关部门测算,如果要实现1亿吨大豆进口替代,至少需要7.5亿亩耕地。在全国耕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要稳口粮,保证主粮自给率,从哪能匀出这么多土地呢? “小麦和玉米是公认的高产稳产作物,我省要保证1300亿斤粮食产能,这两种作物种植面积不能减少。”1月12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粮食作物随处长魏国强告知记者。 除了争地矛盾,农民种植意愿不强也是不争的事实。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经济评价体系首席专家张道明表示,玉米平均亩产1000斤靠上,大豆亩产不到300斤,即使不计入人工成本,以当前价格计算,种植大豆平均亩收益在650元左右,分别比同季的玉米、花生收益低300元、350元左右。 玉米不能减,又要扩大豆,唯有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品种是关键。大豆常规育种产量低、抗病性差,要适时选择生物育种技术,选育一批高产、稳产、优质、多抗、专用型大豆新品种,实现大豆高产高质。 在耕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即选择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方式,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 农民是种地的主体,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能否大范围推开最终要看农民能否受益。 现在的大田作物,机械化、省工省力种植是大趋势,农民会算一笔账,会盘算这种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这不仅涉及大豆和玉米产量的问题,还有人工的投入,时间的投入,多收的粮食能否弥补投入的问题。 长期研究大豆育种的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矫永庆表示,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推广,要在配套机械的完善和推广、除草剂和化肥使用技术、后期的管理技术方面,对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才能让农民易于接受和掌握。 “河南正是黄淮海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的重点区域,之前我们在永城、临颍和获嘉做过小范围试点。”魏国强表示,今年要在全省选取一批示范县,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集成的试验示范,挑选试验适宜我省的品种、机械、药剂等,为今后推广提供可靠的技术参考和支撑。 除了科技创新,扩种大豆生产还要在政策激励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上下功夫。 张道明提议,要持续提高大豆种植补贴标准,加大对大豆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对国产与进口大豆的价格差实行国家补贴兜底,提高加工企业收购国产大豆的积极性。 完成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很关键。正阳花生为啥能叫响,除了抓生产环节外,更重大的是当地引进鲁花、君乐宝等龙头企业,农户种的花生能及时卖出去,还能卖上高价。 大豆也一样,种植户与加工企业要建立产业联盟。加工企业需要什么品质的大豆,农户就种什么,选择订单农业的模式,引导加工企业多采购国产大豆。 说完大豆,再来说说油料。 我省是全国油料生产大省。花生是我省第一大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900万亩左右,种植面积占全国四分之一,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 “河南油料生产体量已初具规模,全国要扩大油料生产,主如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利用水稻冬闲田扩种油菜,在西北地区扩种花生,我省主如果稳定提升油料产能。”省农业农村厅经济作物随处长黄伟表示,稳产能主要通过提单产、调结构来实现。 如何调结构?发展优质花生是首选。要大力推广高油、高油酸花生,今年高油酸花生要发展到300万亩,建设优质花生示范基地,提升单产水平和全程机械化水平,巩固花生生产优势。 花生稳,我省油料作物的大头就稳住了。 油菜种植还可“见缝插针”。在信阳、南阳、驻马店等油菜重大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支持开展冬闲田扩种冬油菜,增强油菜生产能力。 释放政策信号、向科技创新要效益,把农民增收作为硬道理,河南扩大豆稳油料有了“路线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