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根据相关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改底是牛蛙养殖中非常关键的环节,最佳的改底方案应该是:先将原有的底土全部清理干净,然后在养殖池底部铺垫4-6厘米左右的粘土,再撒上一些碎石或沙子,形成一个适宜牛蛙生长和繁殖的底质环境。施工牛蛙池底的材料应当充分考虑材质的透水性、保温性和生物亲和性等重要因素,需要充分考虑牛蛙的生态特性和饲养需求,以确保牛蛙的健康和生长发育。除了改底之外,牛蛙养殖还需要加强日常管理,并针对牛蛙性别、年龄进行不同的饲养方式。在饲养过程中,还需要合理控制水质、温度、氧气等因素,防止疫病、淤塞等问题的发生,以确保牛蛙能够达到最佳的养殖效果。 牛蛙养殖技术全程1、蛙池建造 每100平方米为一个大池,每个大池平均分成四个小池。池边用40目的筛绢围好,筛绢高出池底1米左右,筛绢底部20~30厘米埋入池中,池埂高40厘米,池坡比1∶3,水位30~40厘米,水体深度不低于20厘米。 2、苗种放养 牛蛙放苗前每亩用生石灰50~75公斤或漂白粉10~15公斤进行消毒,清塘消毒后10天即可放苗,幼蛙放养前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0~20分钟,幼蛙期60~80只/平方米,成蛙期30~40只/平方米。 3、饲料投喂 饲料以浮性配合饲料为主,投喂前半小时先将配合饲料用水泡湿,促使软化膨胀。日投喂量为在池蛙总量的7%~15%,并根据气候、水质及残饵等情况适时调整,投喂量以半小时内吃完为宜。 4、分级饲养 因为牛蛙生长速度很快,摄食量差异会导致牛蛙生长不平衡。当牛蛙个体相差达到2倍时,且供食量不足的话,那么会出现大吃小、强凌弱的现象,这就很影响牛蛙成活率,因此大家一定要做好分级饲养。幼蛙饲养阶段,每月分级一次。 5、巡池检查 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防止牛蛙外逃,流水保证24小时不间断,每天换水率达到300%,排水口处可用塑料插管的升降来控制水位的高低,一般池塘水深30~40厘米。发现牛蛙摄食雨活动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