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猪肉价格波动频繁,牵动着消费者、养殖户的心。8月29日,外三元生猪价格为22.80元/公斤,较6月10日的15.99/公斤上涨了42.5%,较3月份的低点,涨幅则超过了80%。而对比去年8月,同比涨幅也超过40%。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消息称,将会同有关部门自9月份开始分批次投放政府猪肉储备,并指导地方联动投放储备。 国家为何此时选择投放猪肉储备?今年年内猪肉价格走势如何?天目新闻记者采访了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 01. 步入需求旺季 猪肉供给“稳得住” 目前,我国建立了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猪肉储备制度。2019年以来,为应对非洲猪瘟等事件导致的猪价上涨及产能恢复后的过度下跌,国家曾多次进行冻猪肉放储和收储。 “本次投放猪肉储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般来说,下半年的猪肉消费会高于上半年的水平。9月份以后,猪肉消费进入旺季,四季度、重大节日都是消费的小高峰。在中秋、国庆、春节这些节日之前,国家都会进行冻猪肉投放,保障猪肉供给。”朱增勇说。 朱增勇表示,另一方面,今年六月份猪价开始反弹,八月份猪价呈现高位震荡,现在猪肉价格平均在33-34元/公斤,总体来说还处于高位。而在这个时间点投放猪肉,主要目的是保障猪肉供给,特别是在双节到来之际,保证猪肉价格平稳。 朱增勇介绍,从供给端看,2011年至今,行业内出现了3次大幅度的产能去化与价格波动,特别以由非洲猪瘟造成的影响最大。非洲猪瘟在为中国猪业带来阵痛的同时,也促使产业必须转型升级。 “与2015年对比,2021年猪肉产量占比降低靠近5%,在总人口增长的背景下,反映出肉类消费选择的变化。同时,生猪存栏减少约880万头,母猪存栏减少400多万头,但母猪生产效率有明显提升。”朱增勇说。 近年来,中国猪业规模化水平显著提升。养殖户数量从2007年的超过8000万户降低至2020年约2000万户,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户占比由2007年的20%出头提升至2021年的60%以上。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猪企前20强合计出栏1.3亿头生猪,约占全国产能的20%,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02 . 今年猪价经历“过山车” 未来预期稳中略降 “上半年都是亏本状态,6月开始能盈亏平衡,现在又能赚钱了。在3-4月的时候,猪价低迷,全国肉类库存过多,猪饲料价格飙升,每养一头猪还得亏钱。”杭州的一家养殖场负责人叶军告知天目新闻记者。 叶军经营的养殖场,一年正常的满负荷规模是10万头,今年大致养了5万头左右。“现在养得好的,一头猪赚300元左右。去年底到今年初,部分养殖场缩减、关门,母猪存栏有所减少。” 2022年3月份猪价触底后反弹,6月中下旬开始上涨明显。截至8月第4周,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分别为21.97元/公斤和34.08元/公斤,环比分别涨1.9%和0.9%,同比分别涨48.3%和36.7%,同时压栏心情和二次育肥现象再次增多。 这样的猪价大幅波动,背后原因是什么?“去年五六月,是能繁母猪存栏量最高的时候,正好对应今年三四月份,生猪就会处于供给过剩的状态,导致猪价处于低位,母猪存栏和生猪供应之间,有约10个月左右的滞后期。而去年7月份之后,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就开始调减,因此今年5月份以后,供给过剩的局面就渐渐改善,因此推高了价格。”朱增勇说。 至于接下来猪肉价格的走势,朱增勇预估,年内猪肉价格会较当前价格稳中略降。“当前,猪肉价格在高水平震荡,预估未来总体价格是稳中略降的状态。但是大幅下降或者大幅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从供给端来讲,8月份以后,生猪出栏量就会季节性地增加,供给水平比较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