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半月以来,国内生猪出现持续走强现象,近几日南北生猪市场出现普涨局面,上涨节奏有所加快。截至8月23日,全国标猪出栏均价22.01元/公斤,基本打破近期21.0-21.6元/公斤的窄幅震荡区间,市场购销氛围持续升温。 现货市场走强,对期货市场带来提振,23日主力合约LH2301收盘价23360元/吨,涨215元/吨,涨幅0.93%,最高价23500元/吨,创出今年价格新高。 当前终端消费尚未明显提升,屠企开工保持低位,但学校开学、中秋节等临近,生猪看涨心情已经点燃,生猪市场已经提前开始热身。 生猪供应整体偏紧 当前生猪供应偏紧主要在于去年8-11月能繁母猪产能去化较为集中。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徐学平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生猪出栏量自6月开始出现持续下降,加上二次育肥介入,市场流通供应出现收缩偏紧。8月基础出栏量依然不高,但散户压栏、二次育肥之后,本月逢高出栏增多,加上猪源平均体重增加,能适当缓和供应压力。” 由于南方持续高温,养殖端面临较大养殖风险,加之资金压力养殖端肥猪较为短缺,多家猪企三季度起出栏均重环比有所降低。 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牛哲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当前北方市场生猪存栏量偏低导致养殖端的惜售心情较浓,供需博弈较为激烈,而南方市场标猪虽相对充裕,但大猪的紧缺对行情况成肯定利好支撑。 南方大猪偏紧,北方外调增多 今年夏季高温气候突出,特别南方部分地区持续罕见的较长时间的高温气候,8月压栏及二次育肥的猪源出栏较积极,大猪猪源存栏量下降。随着高温气候渐渐消退,市场需求渐渐改善,南方对大猪需求在回升,但大猪猪源紧缺,南方多地标肥价格普遍倒挂,浙江、川渝等标肥价差-0.50元/公斤以上(标-肥),吸引北方猪源外调增多。 目前东北等地标肥基本恢复到同价水平,后期预期也出现倒挂,肥猪对标猪价格渐渐带来中长期的引涨效应,对养殖端散户压栏心态带来支撑。 散户挺价增强+旺季消费提振,猪价或小幅上涨 受去年产能去化影响,未来3-4个月基础出栏压力依然不大,而四季度需求向好,11-12月是南方腌腊旺季,大猪消费到达到高峰。伴随猪价回暖,近日北方部分二次育肥客户再次出现,为后期储备中大猪源。 今年第三轮二次育肥正在介入,与当地屠企形成肯定竞争关系,并进一步加剧流通猪源偏紧态势,对短期猪价带来助涨,但远期来看,后期大体重猪源出栏较多,猪源供应紧张也会有所缓和,后期猪价高点带来牵制。 可以看出,近期猪价上涨主如果养殖端信心恢复带来的心情推动所致,与前期震荡行情不同,近期猪价涨势预估有望持续,月底之前下游需求恢复有限,猪价有小幅松动调整可能。 当前气候、疫情等综合因素影响,终端消费依然呈现疲软态势,下游屠企订单不足, 8月下游屠企平均开工率较7月小幅下降。随着气候转凉、学校开学和中秋节等提振刺激,9月猪价消费预期有所提升,但整体提升空间不大。 徐学平表示,节前3-5天屠企订单预估会出现增加,南方大猪消费回暖,将带动标猪价格走强。不过,市场压栏及二次育肥猪源逢高按计划出栏,对价格涨幅带来牵制,9月均价预估渐渐进入22-23元/公斤运行区间。 值得一提的是,持续高位的猪价已吸引大批二次育肥户进行育肥补栏。大农盟董事长王钰松告知财联社记者,当前养殖端相继增量,此外集团猪企特别牧原股份出猪量较大,饲料厂销量比五六月份增长15%左右。预估11月底或12月初达到高点,高点价格约在24元/公斤-26元/公斤之间,大猪价格比标猪高2元/公斤左右。 牛哲认为,上述二次育肥猪源将于4季度相继出栏,再加上集团猪场年末冲量,国内供应面的缺口并不是很大,而消费面虽有传统腌腊、家庭灌肠的消费支撑,但考虑今年的经济形势,人均购买力或有所减弱,猪价或在短暂冲高后小幅回调,持续拉涨的时间较往年或缩短。
|